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時回饋案 馬任內解套 搶週四審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趙靜瑜/台北報導〕依據民國九十一年公告施行的「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附近地區都市計畫案」規定,經變更後就地合法的中國時報大理街資產,必須在完成相關回饋後才能變賣,中時到市府送案短短不到二十天,台北市政府將該回饋案迅速排入本週四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議程,擬在馬英九卸任前為中時解套。

送件不到廿天 就排入議程

在居民反對聲浪中,中國時報於11月20日將縮減一半的回饋方案送進市政府,市府承辦單位在高層指示下,於短短不到二十天內,迅速召開兩次幹事會議,儘管昨天召開的第二次幹事會議中,居民反對意見依然未減,市府還是排定該案於本週四,也就是馬英九卸任前最後一次都審會進行審查。

台北市長馬英九在民國九十一年,與中國時報簽訂協議書,協定市府將大理街附近地區工業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比照第四種住宅區使用 ),使中國時報就地合法後,中時必須依約開闢大理街甘蔗公園、地下一樓停車場及三百坪社教設施以為回饋,中時至今沒有一件履約,引發地區居民及民代反彈。

當地居民表示,中國時報四年多來不回饋,等到馬市長卸任前才急著提回饋方案,質疑與中時最近即將變賣大理街的中時大樓有關,而馬英九願意配合中時,在違約情況下進行回饋案審議,也可能與中時和國民黨的三中交易有關。

中時:北市府也有責任

中國時報總管理處專案經理王妙富表示,昨天繼續開村里幹事會議,細節都在溝通當中,社方立場會在可能範圍多設計一些停車空間,但有些問題是北市府要承擔的,像古蹟問題等等,協議書上都詳列清楚,外界不要把責任都算在中時頭上。

除此之外,針對中時是否要賣大樓的傳聞,王妙富表示如果中時要賣,三十年前就賣了,如果真要賣,也會先賣民權東路的時報大樓。

上週五,都市發展局長許志堅邀集中時代表和地方居民,並另外請一位律師,就是否修改合約內容進行商議,發展局表示,最後決議中時必須依約興建七十五個停車位,且進行公園簡易綠化,至於原合約簽定的三百坪社教設施,依約是利用原台糖宿舍改建,但現在已經拆除,所以未來可能修約刪除這一項,是否要求中時就現在保存的台糖倉庫進行古蹟活化再利用,將交由都審委員決定。

馬市府擱置國發院等案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台北市新舊任市長將在12月25日交接,馬市府正式進入看守內閣,部分重大爭議案將暫擱不決,包括國發院土地變更案、內湖慈濟園區變更案,以及台北體育學院土地變更案。

國民黨所有的國家發展研究院,馬英九上任台北市長後,台北市發展局開始草擬該都市計畫變更案,將國發院原機關用地和行政區,變更為住宅區,九十四年8月馬英九任黨主席後,市都委會隨即召開第一次專案會議,隔天馬英九批准將國發院土地出售給元利建設,金額四十二.五億元,由於時間點的巧合,引發外界質疑馬市長圖利馬主席,過去曾被要求低價賣土地給國民黨的地主們也群起反彈。

發展局表示,該都計變更案今年11月進入大會審議程序,但委員會認為地主應對社會有更大貢獻,在回饋上有意見,因此基於公平性問題,退回專案小組重審,該案確定在馬英九卸任前不會通過。

另外,內湖慈濟園區案,在陳水扁市長時,慈濟原本要將該保護區變更為醫療用地,經當地居民長期抗爭後,慈濟於九十四年改變提案,變更保護區為社會福利園區,做為托老托幼及志工場所,但仍遭環保團體反對認為量體太大,堅持保護區不能開發,有公共安全之虞,因此該案也會留待下任市長決定。

台北體育學院土地變更案,也是從陳水扁市長就開始規劃,歷經八年,因天母地區居民反對將公園用地變更為學校用地,持續抗爭至今,因爭議過大,馬卸任前也不會通過。

元利建設不置評

〔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國民黨位於木柵國發院土地地目變更案,台北市長馬英九決定留給新任市長郝龍斌處理;面對未來全新的市府人事及新政策,購買國發院土地的元利建設昨晚不願對新狀況提出任何的回應及說明。

但據了解,元利建設之前針對國發院土地地目變更案,一直採取積極睦鄰的政策,除派員參與當地的里民大會、了解民眾的期待,也打算在未來土地地目由機關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回饋機制上,意欲建學校、保留國民黨黨史的黨史公園…等,給予當地民眾對整體土地開發相當大的期待。

藍營急需三中尾款 縮水回饋趁機闖關

記者陳曉宜/特稿

馬英九將在25日卸任,卸任前兩個與國民黨相關的案子卻有不同命運,一是國發院的都市計畫變更案,確定卸任前無法過關,一是與三中交易案有關的中時回饋案,市府研擬在馬卸任前闖關,巧的是,前者元利建設與國民黨的四十二.五億元買賣已經交易完成,但後者三中交易的四十億元,中時還有一、二十億尾款未給國民黨,難免令人質疑,市府幫助中時通過回饋案,以利中時變賣大理街資產,與國民黨缺錢有關。

馬英九於去年8月上任黨主席後,處理最大的兩個黨產案,就是將國發院變賣給元利建設,以及將中視、中廣、中影變賣給由中時集團組成的榮麗投資公司。

元利建設看準國發院已在市都委會進行都市計畫變更,而市府又是馬英九主政下,應該變化不大而慷慨買下,交易金額也全部付清,沒想到該變更案受外界質疑,有圖利國民黨之嫌,為免馬市長圖利馬主席的質疑成真,上個月23日市都委會在副市長陳裕璋主持下,決議退回專案小組,奇怪的是,24日中時頭版出現一則「馬市長,您說的話還算數嗎?」廣告,疑為元利建設在向馬英九嗆聲。

中時顯然比元利建設聰明,與馬英九協定三中交易在先,同時還留了尾款未付,緊接著推出縮水版的中時回饋案,馬市府不僅研擬修約,協助中時縮減回饋,同時加速審查,準備趕在馬英九卸任前通過,好讓中時能依都市計畫案的規定,順利變賣資產。

雖無法完全證實,馬市府積極協助中時之舉,是否與國民黨想及早拿到三中交易的尾款有關,但四年前馬英九以公權力,幫助中時在大理街就地合法,就必須秉持市長職責,要求中時依原協議書提出相等回饋,而不是抓住最後的市長職權,罔顧市民利益,只求幫助中時闖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