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超商規模戰 大鯨魚吃小蝦米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20年前,便利商店是什麼?消費者還十分陌生,穿著拖鞋、短褲,甚至不敢踏進裝潢明亮、乾淨的便利商店。

經過20年的演變,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已成為台灣消費者最親近的購物通路,開店的密度居全球之冠。由於開店密度已趨於飽和,既有店單店營收已出現下滑走勢,各品牌正進入拚生死的階段,「小蝦米」將難敵「大鯨魚」的夾殺。

根據公平會所進行的「連鎖便利商店產業調查」,2005年全台十大連鎖便利商店店數達8,656店,其中,五大連鎖便利商店店數市占率就高占95.51%,其餘品牌則僅剩不到5%的市佔率,勢力正在萎縮中。

在五大連鎖便利商店中,龍頭統一超商(2912 )目前展店數已達4,378店,市佔率高達47%;全家〔5903〕昨日則宣布開店數達到2,000店,市佔率達約22%,今年預計可淨增164家店。

「老三」萊爾富、「老四」OK便利店和「老五」福客多等品牌,店數則與「老大」和「老二」品牌出現越來越大的差距,萊爾富年底展店數約可達到1,265家、OK可達860家,福客多則僅有340家。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表示,依據日本便利商店發展經驗,前四名的7-ELEVEN、Lawson、FamilyMart和C&S,店數規模都在5,000店以上,第五名的店數已銳減至2,000店,有些品牌甚至已退出市場。

他說,日本人口達1.2億人,是台灣的4.2倍,國民所得也高出台灣一倍以上,認為台灣各便利商店品牌競賽,預賽已經結束,將進入決賽,未達經濟規模的通路,恐將被併購或退出市場。

潘進丁認為,在台灣,便利商店店數市佔率必須達到30%,才能有穩固的基盤,昨日在2,000店慶中,已喊出全家店數將成長至3,000家,市佔率由目前的22%衝到30%。

至於統一超商今年仍加速展店,今年淨增店達341家,相當於其它四大連鎖便利商店淨增的店數,預估後年可望達到全台開店5,000家的目標。

萊爾富也指出,台灣便利商店拓店確實已陷入高度重疊的肉搏戰階段,該公司今年全年營收可達178億元,較去年成長約8%,但是既有店營收已衰退2%。

該公司已積極赴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研究萊爾富跨入國際市場的可行性,希望透過新市場的開發,突破僵局,並透過轉投資的「麵包優先」麵包店,拓展第二條生命線。

OK便利店今年則放緩展店步伐,淘汰商圈轉移、租約到期以及不賺錢的劣質店上百家,以強化單店體質,提高獲利,今年總店數僅較去年微增1%,年營業額則可望達120億元。

僅有340家店數規模的福客多,今年則面臨龍頭統一超商的擠壓,光是台北市就有20多家門市被統一超商攻占,被合併的傳言甚囂塵上,預期明年便利商店將引爆第一波合併潮。

店舖型態創新 下一波挑戰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在日本和台灣都發展得十分成熟的便利商店產業,正面臨市場飽和的挑戰,緊接著少子化、高齡化將再度引爆便利商店新一波的革命。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觀察,日本便利商店經過30年的發展,在高齡化、少子化的人口結構轉變衝擊下,向來以年輕人為主的店舖型態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潘進丁舉例,在日本,便利商店已展開業態創新的革命,分別朝精品便利和平價生鮮雜貨兩極化發展;其中日本FamilyMart所開發的「Famima」,正是朝精品便利的店舖發展。

「Famima」展店地點鎖定收入較高的辦公商圈,在門市提供有別於現行便利商店的精緻商品,像是達專門店水準的三明治、意大利麵,以及來自紐約高檔食品專門店的巧克力、糖果和現煮咖啡,該店舖已吸引高比率女性客層登門消費。

朝平價生鮮店舖型態發展者,則以Lawson便利商店開發的「Store 100」、99便利商店的「shop 99」以及ampm便利商店所開發的「Food-style 98」等代表,該些店舖源自百圓商店概念,以販售小份量的生鮮和鮮食為主,主要滿足少子化、高齡化個人和家庭飲食需求。

潘進丁認為,台灣便利商店市場已進入飽和期,儘管店數仍在增加,但因商圈重疊,同質性高,單店單日營業額不增反減,造成投資效益遞減。

台灣要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勢必要以日本為借鏡,創新店舖型態或發展第二品牌通路,無法創新走出自己的路,就沒有生存的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