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4D影像 窺探哺乳動物子宮內日記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一支名為「子宮內日記:動物篇」的紀錄片昨天發表,首次揭露大象胎兒如何從受精卵變成幼象,犬隻胎兒練習喘氣,海豚胎兒在母體中首次游泳,透過哺乳動物胎兒發育各階段的畫面,展示發育奇蹟。

這部紀錄片是由國家地理頻道拍攝,全長一百分鐘,首度藉由4D影像,一窺動物子宮的神秘世界,較3D影像更為動態,全程掌握胎兒在母體內練習出生後攸關活命的本能發展。

紀錄片昨天同步於台北市立動物園、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放映,動物園的放映室擠滿了大小朋友約八十餘人。

透過4D影像呈現小狗胎兒在六十三天妊娠期內就長成必要的生存工具,包括敏銳的嗅覺及聽覺,而四十天大的小狗胎兒已經張嘴喘氣,這是狗兒出生後的重要反應。

相較於狗的短妊娠期,大象胎兒卻得在母體內待上廿二個月,出生時已大約重達一百二十公斤。約十八週時,大象胎兒開始運動腿、鼻,鍛鍊肌肉,增加靈敏度。胎兒發育出耳朵、腳掌,可以察覺聲音,因此日後能聽到十六公里外的雷聲或獸群驚逃聲。

而海豚的母體如同水中世界,八週大的海豚胎兒已經在子宮內的私人泳池游泳,一年的期間,海豚也發育出各種特徵,以便日後游動時速高達卅五公里或是可以追蹤至九十公尺外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廿四天大的海豚發育出類似腿的肢芽,再過兩週後消失,而十一週大的胎兒胸鰭骨骼結構卻類似人手。

相較於海豚有類似人手的結構,大象雖是最大的陸生動物,胚胎卻發育出象鼻,日後在水面可藉由象鼻呼吸。更有趣的是,四個月大的大象胚胎竟發育出淡水魚與青蛙才有的腎孔,這部分與水生動物又有些相似。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