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落石砸名車 判准國賠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俊宏/土城報導〕劉姓男子前年3月駕著意大利名車瑪莎拉蒂(Maserati )行經東北角海岸時,突被落石擊中,他因驚嚇過度患有災後症候群,並不滿交通部公路總局未在全線鋪設防護網而導致愛車受損,要求國賠70萬800元,板橋地院審理後,認為該路段曾發生落石砸人意外,被告卻未在該處實施邊坡保護工程,認為原告請求有據,依車輛折舊率,判公路總局應賠償維修費15萬5000元。

愛車受損 人憂鬱成疾

板橋地院表示,劉姓車主於93年3月17日由宜蘭往台北方向行駛,行經台二線85K處,突遭山壁滾落而下的落石擊中,緊急下車查看後,發現花了大把鈔票買來的進口轎車嚴重受損,情緒久久無法平復,就診精神科後診斷為憂鬱症、恐慌症及強迫症。

判決書指出,車主勘查地形後認為,台二線濱海公路83K至90K路段多處設有防護網及防護柵欄等設施,並設置有注意落石之警告標誌,但自85K到85K-300公尺處卻未設置防護網及防護柵欄,公路總局有明顯疏失。

部分路段 未設防護網

院方表示,被告辯稱所負責業務僅有公路養護工程或公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之事項,台二線沿線邊坡防護工作並非屬公路總局職責或管轄,加上該單位所養護範圍僅及於距路面高約20公尺至30公尺處,事故地點因山勢過高,人力不可及而無法設置防護網,養護單位僅能設立標誌及標線等號誌,提醒注意。

判決書指出,院方調閱轄區瑞芳分局資料發現,92年3月間至93年3月間止,該處共計發生2起遭落石擊中事故,早在劉姓車主事發前2個月,一名機車騎士行經85K處時,恰好也被落石砸傷。

院方委由台灣區汽車修理工業同業公會鑑定原告轎車維修所需費用達86萬元,考量車輛使用年限超過5年,判處被告須賠償修車費15萬5000元。

公路總局無奈︰已設標誌警告

〔記者曾鴻儒、林俊宏/綜合報導〕民眾車輛遭落石砸中,告上法院要求賠償,公路總局昨表示,過去也有類似國賠案例,還有許多民眾會因為路上坑洞受傷就請求國賠;不過,落石通常來自路權範圍以外,責任是否全應歸咎於公路總局,其實很難釐清。

全案審理時,交通部公路總局委由律師出面辯護強調,台二線沿線不但設置「注意落石」警告標誌,並在路面上加繪「注意落石」標語以提醒用路人隨時注意,顯見公路機關已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公路總局認為,岩盤何時發生崩坍無法判斷,該起落石砸車意外應屬突發狀況,且為自然災害,該局已在岩石易崩塌處設置防護網,已盡注意之能事,無法再苛求養護單位須在北部濱海公路全線架設防護網或防護柵欄。

公路總局養護組組長吳鎮封說,台灣各處道路邊坡,有時高達數百、甚至千餘公尺,已超出公路總局養護能力所及,一旦發生落石,公路總局也是受害者,車輛被落石砸中,要歸咎於公路總局,公路總局也覺得無奈。

吳鎮封說,公路總局曾與林務局、水土保持局等單位協調,初步確立與公路有緊密關係的邊坡,由公路總局負責養護,其他由各管理單位負責,公路總局則在易落石路段設置警告標誌,提醒用路人注意,以免發生危險。

台二線落石 曾奪10條命

〔記者楊宜中、簡群育/綜合報導〕中橫及蘇花公路應是全國落石造成傷亡事件最頻繁的道路,但這些事件都被歸咎為天然災害,未聞有人提出國賠;台二線濱海公路在民國78年、85年曾發生落石砸死人意外,共有10人喪命,巧合的是連同這次名車被落石砸中,發生路段都在83K至89K之間。

中橫巨石 砸死祖孫

93年5月2日,花蓮發生規模5.8地震,太魯閣國家公園震度達7級,中橫公路九曲洞附近發生落石,一顆巨石在當地路段不偏不倚砸中正在行駛中的貨車駕駛座,造成賴秀川及賴偉浩兩名祖孫慘死巨石下,另有一名加拿大籍男子賈斯汀受傷。

93年8月15日,蘇花公路花蓮與宜蘭交界處的新澳隧道附近,宜蘭市民尤俊焜一家4口要到花蓮賞金針花,車行至此,巨石砸中他們乘坐的自小客車,尤俊焜與妻子張淑如、9歲兒子尤慶餘慘死,僅6歲女兒尤睿齊奇蹟只受輕傷逃過一劫。

蘇花驚魂 孕婦流產

94年10月8日,蘇花公路大清水路段,也因連日豪雨造成山壁土石鬆動,一輛自小客車行經此路段遭落石擊中,當時汽車中搭載徐泓深及懷孕的妻子王鴻茹及乘客劉一德,3人都受輕重傷,其中王鴻茹頸椎移位,腹中胎兒流產。

83至89K 意外頻傳

至於台北縣東北角濱海公路落石所造成重大傷亡的紀錄,較早期為78年間濱海公路約88K南雅段及86K靠近鼻頭服務區段,2部大卡車被落石擊中,造成4人死亡慘劇。另一起重大意外為,85年清明節連續假期的4月4日,北市陳姓民眾一家4口共乘自小客車,準備回宜蘭老家,行經台二線濱海公路88K-900公尺處,剛好碰到坍方,一顆約20公噸重的巨石落下,正好砸中陳姓男子的座車,車上4人都被活埋,在陳姓男子車後另有一部自小客車,車上2人同樣被這顆巨石砸中,造成6人死亡。

經落石路段 宜停看聽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台灣有不少山區道路,落石意外很難避免,公路總局除了透過各種不同工法養護邊坡,也提醒民眾,行經易落石路段,最好先停、看、聽,做好預防工作。

公路總局養護組組長吳鎮封說,921震災後,台灣幾乎各處山區路段都有落石危機,北橫、中橫、新中橫、南橫、蘇花公路,以及各地縣道山區路段,都是落石危險區。

吳鎮封說,行經落石危險區時,究竟應該減速慢行,還是加速通過,其實很難講,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路況;他提醒用路人,行經山區路段時,如碰到有警告落石的標誌,最好先停車觀察,聽聽山上有無異常聲音,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至於邊坡的養護方式,吳鎮封指出,闢建明隧道、邊坡掛網、生態工法是最常見的方式,各有各的特色與優缺點;明隧道最能有效阻隔落石,但因為對景觀破壞最大,多數學者都不贊成採此方式。

十餘年前,台灣流行採取邊坡掛網方式,吳鎮封說,此一方式見效最快,但比較不好看;921震災後,近年最流行的方式是採取生態工法,透過植栽穩定地表,對生態景觀幾乎沒有危害,長期也能見效,缺點則是需要的時間較久,在落石頻繁地區,不見得適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