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淡淡三月天 只怕杜鵑花不開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專題報導

台大杜鵑花節預定3月11日登場,但學者預言,今年台北冬天低溫不夠冷、高溫也不夠暖,台大的杜鵑花可能因此開得零零落落,想看到茂密的杜鵑花齊步怒放的盛景,恐怕不容易。

淡淡的3月天上陽明山賞杜鵑,是台北人的年度盛事,台大校園因民國五十三年,接收當時要進行拓寬工程的仰德大道兩旁的柏榕樹,陽明山仰德大道的杜鵑花當陪嫁被移植台大校園,經過師生精心栽培照顧,開得比陽明山上更盛,因而六○年代,台大校園即以「杜鵑花城」著名。

不少大學生利用掉落的杜鵑花瓣,堆砌成「I LOVE YOU」等字樣,大學生期待杜鵑花盛開,有如期待一段浪漫感情。

台大園藝系教授許圳塗說,杜鵑花有群聚的特性,生長於溫帶高山區,以青康藏高原及雲貴高原的杜鵑花最有名,甚至有一說,當地杜鵑花「花海」,人們步行三天三夜都走不出來,被列為世界重要景觀資源保留區。

他說,台灣人跡無法到達的玉山山坡上,也保留著數百公頃的杜鵑花海,政府應該爭取列為世界重要自然景觀資源保留區。

暖冬 學者預言難見花海

要讓數萬株杜鵑花在特定期間同時萬花齊放,台大園藝系教授張育森說,最關鍵是每年的氣候,他解釋,杜鵑花每年夏天開始長苞芽,長好的花苞須先經過一段休眠期,才能在春天開花。

許圳塗也說,要打破杜鵑花蓓蕾苞芽的休眠期,喚醒杜鵑花開花的,就是冬天的低溫,而最適合的溫度是攝氏五到八度,開花則是十七、十八度,且杜鵑花最怕強光高溫照射,所以最好要有柏榕等樹蔭當「伴侶植物」。

杜鵑花遇到台北的暖冬就沒轍,打破杜鵑花的休眠期動作,變得零零落落,有的花兒早開,有的花兒晚開,無法同時開花,杜鵑花城的盛景,感受不到壯觀的氣勢,有些可惜。

11月杜鵑 沈寂十多年將申請登錄

記者申慧媛/專題報導

台灣大學已退休的園藝系教授馬溯軒所栽植出來的新品種「早熟型杜鵑花」,可提前在11月就開花,有別於一般杜鵑3月開花的傳統花期;經過沈寂十多年後,最近將向農委會提出新品種登錄,馬溯軒的徒弟、台大園藝系教授許圳塗,希望能幫老師達成心願。

「這是馬老師的興趣、是他一輩子的心血!那個年代研究杜鵑花根本找不到經費,但老師憑個人興趣投入培育,許多人看到可以提早開花的杜鵑花,都覺得很新鮮。」許圳塗說。

許圳塗是馬溯軒教授的台大園藝系研究所碩士班第二屆的學生,如今也在台大任教,很了解老師的成就。

許圳塗說:「杜鵑花很漂亮,但要送人,多數人會婉謝。」收集過一大本有關杜鵑花詩集及史事後,許圳塗終於了解,原來杜鵑花總是伴著落魄政客或墨客騷人出現,他想,或許這也是當年馬溯軒教授費盡心思培養,卻放棄進行新品種登錄的原因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