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是統是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8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潘小濤 2月27日撰文)台灣國民黨2月14日在獨派的《自由時報》刊登廣告,強調國民黨主張台灣應維持中華民國的現狀,並強調「台灣未來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論是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廣告出來後,各界紛紛質疑國民黨及黨主席馬英九的統獨立場:台灣傳媒說,這是國民黨首次把「台獨」列為選項,其兩岸政策出現「歷史性的重大變化」;綠營指責馬英九在統獨問題上前後矛盾;親民黨反對「台獨選項」,並指馬的說法「比陳水扁的廢統論還嚴重」。為甚麼馬英九突然拋出「台獨選項」的議題呢?他的統獨立場是否有變化的?

以馬英九的「純藍」血統和履歷,相信沒有多人相信他是支持台獨的。父親馬鶴凌是國民黨高級幹部,自幼對馬英九督導甚嚴,令馬英九的「統一」思想根深蒂固,否則他不會在七十年代留學美國時,投身「保釣運動」,而他自己也一直以「三民主義」捍衛者自居。但隨著台灣的政治開放,以及兩岸關係的變化,馬英九的統獨立場確實也隨之發生微妙變化,由「急統」變成終極統一(「緩統」),再退守到今天的「維持現狀」。所以他在「廣告風波」後說「維持中華民國現狀,是他講了幾十年的話」,並非實情。準確的說,他幾十年沒變的立場其實是「反台獨」,而非「維持現狀」。

但筆者以為,馬英九在統獨立場上的「修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應該的,更凸顯他在「台灣政治現實」、「對岸的壓力」和「個人政治理想」這三個互相衝突的問題上,已取得合理的平衡,其執政綱領已然成熟。而在這個時候作出修正,對國民黨和馬英九,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目的就是為兩年後的總統選舉作準備。

「台灣政治現實」就是說,多年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而無論是「統」還是「獨」,都已被邊緣化。如果國民黨要重新執政,如果馬英九想拿回執政權,就必須向政治現實低頭,在統獨問題上作出修正,向中間的「維持現狀」靠攏,融入這股政治主流。

至於「個人政治理想」,則是馬英九對民主自由這個普世價傎的執著,以及他的「六四」情結。他在當選國民黨主席後也表示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將平反「六四」跟兩岸統一掛??,其實也是化解大陸和談壓力、維持兩岸現狀的招數。任誰都知道,在可見的將來,北京「平反六四」的機會相當渺茫,在此情況下,兩岸也就只能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假使「六四」真的平反了,屆時大陸已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展開對等的和平談判,風險已大大降低。因此,馬英九為兩岸政策定下的框框,既能體現他對自由民主的立場,也照顧了維持現狀的台灣主流民意,更為穩定兩岸關係定下基本框架,是折衷各方需要的合理、平衡的三贏方案。

事實上,國民黨的廣告只不過表明,他們意識到部份台灣人對「台獨選項」的要求,並不是國民黨已認同「台獨」作為台灣前途的選項。意思就是說,台灣目前有少於兩成選民是急獨的忠實支持者,國民黨已意識到他們的存在,瞭解他們的訴求,但國民黨不會為了爭取他們的選票而改變反台獨的主場。

由此觀之,國民黨這次廣告的目的昭然若揭。民進黨在連番選舉失利之後,陳水扁近日為了化解黨內「迫宮」的壓力,避免自己提前淪為「跛腳鴨」,急速退守台獨基本路線,令統和獨之間留下了廣闊的空間,這就是「維持現狀」的中間路線。馬英九這波廣告,就是要國民黨迅速搶佔「維持現狀」這個道德高地,進而抓住「中間選民」這個大票倉。

當然,這種轉型有一定風險,如果「深藍(急統)」支持者不理解國民黨的苦心,中間選民又懷疑國民黨的誠意,到來頭國民黨很可能「兩頭不到岸」。但是,馬英九的「泛藍共主」地位,暫時不會受到挑戰,而無論馬英九的統獨立場如何變化,泛藍支持者應該還會相信他是反台獨的,最後都會投他一票。而且,現在距離下屆總統大選還有兩年,馬英九還有足夠時間令國民黨轉型,從「淺藍」靠向中間,並說服中間選民接受國民黨的轉型。

事實上,在下屆總統大選中,馬英九的「外省人」身份,必定會成為對手攻擊、抹黑的焦點,現在他提前兩年引爆這個議題,為自己的「原罪」構築一道防護網,讓中間選民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他和國民黨的轉型,以堵死對手到時候以「統獨」議題去主導選舉,實在是一舉幾得的高招。

馬英九刊登廣告前是否就有這個盤算呢?天曉得,但擺在面前的事實就是,這個廣告暫時物有所值,但能否變成選票,還要看國民黨能否成功轉型。(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