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艺术王国 单纯的美孕育辉煌(第2集)

专访现代钢琴大师陈瑞斌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3日讯】陈瑞斌,这位当代最年轻的钢琴大师,掌声和鲜花给他带来的是耕耘后的收获,以及对他的演奏的肯定和支持,也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在这掌声的背后,人们也一定想了解,这个自称为台南的乡下小孩,是如何成为当今最年轻的世界级钢琴大师呢?在今天的“人物专访”中,您将听到陈瑞斌以您一同分享他的人生旅程:简单孕育美。

连接收听

录音:我在台湾出生的嘛,我是南部小孩,乡下小孩……

13岁,还应该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享受父母的疼爱。然而,陈瑞斌13岁就被父亲送到了奥地利,开始了留学生涯。

录音:当时考试没有像我这幺小的。我去维也纳时没有什么华人……

16岁时,陈瑞斌开始参加世界级的钢琴比赛,第一次参赛是在意大利,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抱着拿头奖的他,却得了第二名。名次、奖牌,以及它所带来的荣耀,是每一位参赛选手所追求的,也是他们经过无数个枯燥、单调的日夜所梦寐以求的。那陈瑞斌是怎样看待的呢?

录音:那个时候我16岁,我也不懂,但国际新比赛要18岁才有办法参赛,那个比赛16岁就可以了,我就报名参加。除了维也纳以外,我哪儿都没去过……
记者袁丽:作为一个艺术家,您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在您的艺术生涯里面?人在不同的时期是在变化的,年轻时候的思想和现在,或者是等到老了的时候可能又是不一样的。在您最开始,您当时作为一个还在学琴的一个学生的时候,您最渴望的是什么?

录音:当然学琴,我父亲给我一定的压力呀,但我父亲没有让我走这条路,老实讲是我自己走过头了……

记者袁丽:在您自己的学琴过程中,慢慢的那您自己有了一个目标和愿望?
录音:因为,你,假如走舞台表演的话,我不知道怎么样能够让观众们注意到和接受,唯一的方法,因为我没有什么人支持,也没有碰到什么伯乐……
记者袁丽:没有刻意地为自己筹划一个什么目标、人生?

录音:没有……

记者袁丽: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很不错,拿了银牌奖,但是,我知道每一个参赛者都希望拿到金牌了,后来呢?

录音:后来有啊!后来有拿些金牌呀!我20岁之前就拿4个或5个金牌。后来,我对参赛没有给我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呀,我是为下面的观众……

记者袁丽:向您来讲,搞这个钢琴艺术,平常也是很枯燥的,生活的话,像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的物质享受的东西,包括现在的计算机、游戏等等这一类的东西,那个时候是没有的,那您毕竟也是个年轻人,那个时候您是怎么度过的呢?

录音:我那个时候没有这种东西呀!我现在也不会这种东西,什么计算机啊,我也不会,我也不会开车,然后,我也不用Credit Card(信用卡),讲起来很惭愧!我、我最会的还是弹钢琴了……

听众朋友,陈瑞斌就是在这种简单的生活中,没有浮华,没有更多的物质性的享受。但是,正是在这种简单的生活中,他才得以用其纯朴、真诚,给人们带来了音乐与美的享受,这份简单给音乐带来了“纯质”的美。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高市国纽约林肯演出  获观众热烈喝采
全球华人新年晚会 高雄场节目公布
钢琴大师陈瑞斌澳华人新年晚会献艺
藏身琴谱中的钢琴家—陈瑞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