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良:情重恩更重

張羽良
【字號】    
   標籤: tags:

往事難追也難棄,繁華四季相替;

明月時圓時轉缺,人間離合誰戲?

輕煙瑣事弄情老,哀別離兮傷相聚;

只問情深苦亦深,誰負誰多總難分。

昔年輕狂惘若夢,不解情重恩更重;

直今看盡洛城花,莫談東風莫負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踏入校長室,掛在辦公室牆上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這幅對聯即迎面而來,就和初見張美貞,見她在主持會議發言中,首先就對全校老師們表達感恩之意,感謝有老師們的認同與配合,才能順利推展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樣,這兩件事都令人印象深刻。
  • 匪為強樑土匪之義,在台灣出生,歷經兩蔣統治時期成長,對海峽對岸的大陸政權向來被教育以共匪稱之;如今台灣早已走出戒嚴時期,海峽對岸的經濟環境也因外資的加持而似乎移形變貌,共匪一詞在台灣已少有人提起,但共匪真的不存在了嗎?
  • 偕妻走在人潮熙攘的內灣小城,沿途的叫賣聲和逛街的人潮與往常並沒什麼不同,正因為沒什麼不同,才讓手提著狗狗造型燈籠的妻顯得與眾不同。從某個經過的店家裡傳出這樣的聲音:「今年總算看見有人提燈籠了!」這句話頗堪玩味,在元宵節的前夕又是週末夜晚,我們似乎真是小城裡唯一記得提燈籠的人!
  • 寒流來襲細雨紛飛,擋不住我們誠摯的熱情,路邊摘採的竽葉成了臨時的雨傘,那感覺好像又回到了沒有雨傘的小時候,我們開懷大笑一如兒時。這一切只因今天是北河村這個小山村的大日子,土地公的新家落成了。
  • 夜闌漫步石門道,孤星漸隱新月微;壩堤邊上倚欄立,人語正寂。
  • 幾年前第一次遇見她,記得那是個初春天氣清朗的早晨,騎上機車,沿著溪水向山的深處尋訪,就像施孝容所唱的那首民歌「拜訪春天」一樣,我真是為了尋訪春天的氣息而上山「拜訪」,也不知騎了多久?在一處滿山綠意盎然的小谷,見到了這棵花樹。
  • 大年初一,甫忙完除夕的團圓夜,又還不到回娘家的時候,正是進廟祈福的好時機,台北市行天宮的進香人潮,照往年擠滿了正殿大廳,人手一束香,或祈禱或還願,說的是只有神明才釐得清的各式心願。
  • 你像山中的小精靈,淘氣的躲在山凹裡,和北風玩躲貓貓。
  • 是如此幸福又如此奢侈!以富士櫻來遮擋晴天的陽光或避那陰天的小雨,李後主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到此也休!春與花無待尋它,早已佇立在家門口。
  • 全球中文熱正方興未艾,從表面看來這股全球中文熱,似乎是建立在放眼中國市場的一項集體行為,對外國人來說,賺錢雖是學習中文的誘因,但中國豐厚的文化資產 -從歷史到文化的中國所散發的魅力,同樣是讓中文學習熱升溫擴張的推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