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 為何叫朕老頭子

竹敏
font print 人氣: 2755
【字號】    
   標籤: tags:

紀曉嵐是清朝乾隆嘉慶盛世最傑出的文學家、編纂家、評論家和詩人。他能文能武,無論寫詩、抑或對句,更是才思敏捷,寓意深遠;往往妙趣橫生,更令人嘖嘖稱奇。紀曉嵐個性孤高耿直,處世卻能圓融通達。每當諷諫皇上時,往往能令皇上心悅誠服。他周旋於狡詐的奸臣中,卻能以自己的機伶全身而退。

乾隆三十七年,紀曉嵐受命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他耗費十餘年,廣蒐天下人才,竭盡全心全力,領修了《四庫全書》。這部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匯集了華夏數千年來的精華,保存與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遺產,也充實和豐富了世界文化寶庫;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大叢書。

《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全是用蠅頭小楷寫成,據說計有七萬七千七百七十七個字,這書絕非一人一日可成。

話說那天是個悶熱的天氣,紀曉嵐與眾編輯正在書院趕編《四庫全書》,但天氣實在太悶熱了,怕熱的紀曉嵐乾脆脫光衣服,免得汗水將所編的書籍給弄濕了。

以往皇帝前往一處必先通報,讓下屬稍作準備,但那天乾隆突然心血來潮,直接前往紀曉嵐所在的書院。下屬眼看已來不及通報,而紀曉嵐卻光著上身,帝制時期,失儀之罪,理當斬首。只見紀曉嵐靈機一動,便往桌下躲去。

乾隆老遠便看到紀曉嵐,於是一屁股便往紀曉嵐的座位坐了下去。無奈那座位卻密不透風,可把怕熱的紀曉嵐悶壞了。過了好久,紀曉嵐小聲問道:「老頭子走了沒?」乾隆一聽,說道:「陛下在此!」紀曉嵐知道惹禍了,忐忑不安地出來叩見乾隆。乾隆見狀,忙問道:「紀昀,你為何叫朕老頭子,你倒說說看,有理則生,無理則死!」

紀曉嵐穿上外衣後,跪地奏道:「萬歲!『老頭子』三字實屬臣對您的尊稱,並無絲毫無理之處,世人都稱聖上為『萬歲』,這豈不是『老』嗎?聖上為萬人之首,這豈不是『頭』嗎?聖上是『天子』這不就是『子』嗎?這三字除了聖上,別人無ㄧ能用啊!」

乾隆對紀曉嵐的機智相當疼惜,本來只是要開開紀曉嵐的玩笑,更何況《四庫全書》還指望著他;怎麼捨得賜他死呢?看到紀曉嵐熱得滿身大汗,不禁憐惜,叫道:「來人!賜茶一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朝大學士蘇東坡,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不但讀萬卷書,更是行萬里路。東坡為人耿直,然而仕途坎坷,為官時一貶再貶。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時,和僅一江之隔的高僧佛印,交情甚篤,經常高談闊論。
  • 諸葛亮八、九歲時,還不會說話,家裏又窮,因此,父親就讓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山頂有個道觀,裏邊住個白髮道人。老道人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的啞病治好了。
  • 仙鶴禿了尾巴,便與天宮中的仙鶴個個不同。自己也知道再也不去天河裏洗澡,也不敢再混進天宮去偷衣裳。諸葛亮拿這仙鶴羽毛去見師父。老道人說:“記住這個教訓吧!要想學好本領,幹一番事業,這色情之事千萬不可迷戀!”諸葛亮不忘這個教訓,把仙鶴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來,以此作為戒鑒。
  • 故事講述了一個懸念迭起、妙趣橫生的古代民間故事。相傳在某個朝代的揚州,有兩個美麗的姑娘,一個是城北富商的小姐杜冰雁,一個是城東武師的閨女李玉湖,二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天出嫁。該劇1月6日正在新唐人電視臺開播!新唐人電視臺24小時網絡直播,即時在線收看,請訪問:www.ntdtv.com。
  • 【大紀元2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日電)中國八旬老翁譚振山能講一千多個民間故事,被推薦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譚振山也是中國目前為止唯一出國講故事的民間故事家,但面臨沒有傳人的境況。
  • 在一個晴朗的月夜,王羲之獨自閑步在山陰道上,忽聽得ㄧ聲聲嘎嘎的鵝叫聲,他發現在寺院前面的鵝籠裡,有一隻像白玉似的鵝,王羲之欣喜若狂,走了進去,看見有ㄧ道士正埋頭認真地在寫字,老道士驚喜地招呼他,王羲之知道老道士抄的是黃庭經,一時興起,詢問:我可以代勞嗎?老道士求之不得呀!
  • 有ㄧ次群臣在御花園中飲酒,酒酣耳熱之際,乾隆帝與衆臣談笑風生,乾隆皇帝知道紀曉嵐平日風趣、幽默、伶俐,就想來個惡作劇,於是向紀曉嵐說:「紀愛卿你是忠臣?還是奸臣?」「當然是忠臣了!」「忠臣又怎麼樣呢?」乾隆問;紀曉嵐說:「為君王盡心竭力,為百姓圖謀福利,君讓臣死,臣不敢不死!」

  • 王羲之20歲時,有一天,太尉郗鑒派門生阮裕,到宰相王導家去為女兒郗浚挑選女婿,這些刻意打扮的王公貴族,無不卯足了勁,唯盼雀屏中選,唯獨王羲之毫不在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