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拙老談養生】仁者壽 智者壽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22日訊】老拙近日用心研讀《孔子家語》一書,不明白孔子為何曰:「仁者壽,智者壽」之義,懇請拙老解說以明究竟,是所至盼。

拙老嘉勉其用功之勤,並細思其義,難能可貴,先告訴其文獻典故。
《孔子家語˙五儀解》云:「哀公問於孔子曰: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曰:然!……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宜乎?」

然後再細說分明:
孔子認為智士仁人,潔身自愛,謹言慎行,崇尚禮節,溫文儒雅,中規中矩,故云:「將身有節,動靜以義」,既無踰越不法之舉,自當心安理得,安和自在,恬淡自如,安貧樂道,不知老之將至也,自然長壽,不亦宜乎?更何況智士仁人修心養性,懂得如何情緒管理及紓壓解鬱,既不會情緒失控,傷人傷己,也不會挫折憂鬱,情緒低迷而氣滯血淤、心神不寧。

反之,智士仁人懂得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紓發得宜,而且情緒發洩要恰到好處,同時七情發洩的時間也要恰到好處,才不會傷人傷己,從而怡然自得、自在樂群,非常符合現代醫學文明最近所提倡之「情緒免疫學」之真諦。

只要情緒發洩及情緒管理之時機妥當,神經內分泌即能維持動態平衡,從而促使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調和得宜,即不會傷及精神官能,生機暢通,病由何生?既然無恙,代謝又舒暢,生理時鐘及心靈時鐘均安和而不老,當然會長壽。

因此孔子特別強調:「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宜乎?」由此可見孔子早在數千年前高瞻遠矚之真知灼見,完全不輸於現代「精神醫學」及「情緒免疫學」所發現的真諦,我輩皆當師法孔子,遵守聖人「仁者壽、智者壽」之諄諄教誨!

老拙聞之非常佩服聖人孔子之睿智灼見,自願奉為圭臬,身體力行,朝向「仁者壽、智者壽」之目標精進。文/拙老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