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南投一級古蹟八通關古道石碣 發人思古幽情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立南投五日電)台灣境內那四個字最貴?很多人答不出來,曾經參與搶救一級古蹟八通關古道石碣的人都認為,準是古道石碣「開闢鴻荒」;十年前,為了保護它不被集集攔河堰工程切割,政府多花了二億元,它一個字等於價值五千萬元,夠貴吧!

西元一八七四年,日本出兵屏東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遣沈葆楨巡台處理善後,沈葆楨認為台灣地位重要,奏請開山撫番,分北中南三路開闢橫貫中央山脈通往東部的道路。總兵吳光亮率領飛虎營士兵,負責中路的橫貫公路,而開闢了「八通關古道」。

這條路原本要叫鄭成功路,由於貫穿台灣心臟地帶的玉山八通關草原,而得名八通關古道。古道於西元一八七五年((清光緒元年)動工,十一個月便打通。

古道西起竹山林圯埔,翻過鹿谷鄉鳳凰山麓、在集集鎮林尾越濁水溪、再沿濁水溪畔的八張,轉陳有蘭溪,至信義東埔,越八通關草原,再經拉庫拉庫溪到花蓮玉里的璞石閣,全長一百五十二公里。

吳光亮一路督軍開路築石階,沿途題字以紀念工程的險要,從鹿谷鳳凰谷開始,有萬年亨衢、開闢鴻荒、山通大海、過化存神、後山保障共五個石碣。其中山通大海和過化存神已流失,後山保障在花蓮縣境,南投縣境還保存有萬年亨衢和開闢鴻荒兩面石碣。

萬年亨衢在鹿谷鳳凰谷鳥園內,九二一大地震後,差一點被土石流所埋,如今題字巨石已裂,何時崩裂不得而知,而且,石碣字體已因風化及地衣侵蝕而模糊不清;即使石碣已走樣,仍吸引相信巨石有神的信徒,不顧政府禁令,設案膜拜。

開闢鴻荒在集集橋北側橋頭下,十年前興建集集攔河堰時,差一點遭切割遷移,在藝文界力保之下,工程單位多花兩億元變更工程,才保住四字石碣,因而被稱為最貴的字。開闢鴻荒石碣旁有了攔河堰蓄積的大壩風光,還有集集自行車專用道環繞,已成重要的觀光據點。

真正的八通關古道經過百餘年的風霜雪雨,大部分不是流失就是被荒草土石所埋,只剩零星段落殘存,保存最好的是萬年亨衢石碣下方的古道,穿過孟宗竹林的石質步道,古色古香,令人發思古幽情。

為了再造古道風貌,鹿谷鄉曾花了二百餘萬元,在廣興村重舖四千多個階梯古道,成了登山客憶古惜今的懷古步道。

內政部於西元一九八七年公布,八通關古道為遺址類第一級古蹟,零星的古道路段和石碣成了僅存的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