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罕見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 國中生髖關節疼痛跑不動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骨科醫師葉敏南表示,一名十五歲國中生因髖關節疼痛無法走路,也不敢跑,一度被認為是懶散,經檢查發現是罕見的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兩側髖關節軟骨間隙出現不正常狹窄,除了開藥治療,也建議今後在校應避免跑步等劇烈運動。

葉敏南醫師表示,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大都於十六歲以前發病,剛開始患者多不在意,後來跑步或運動時疼痛才就醫。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最初的症狀,常是下肢主要大關節炎或跗骨關節炎,且症狀會持續三至五年,稍晚才會出現典型的薦腸關節炎及下背痛;只有二十%幼年型病人最初的症狀會有下背痛、脊椎僵硬,運動範圍受限、薦腸關節疼痛等症狀,因此常被一般骨科醫師忽略。

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在關節變化時,常無症狀,等到疼痛不舒服時,通常已罹病多年。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診斷和成年人的僵直性脊椎炎一樣,須採X光攝影檢查,可發現兩側髖關節軟骨間隙有不正常的狹窄,並且有典型的薦腸關節炎。

除X光攝影外,另檢查血液中白血球抗原B二十七型也可以協助診斷, 這類患者其白血球抗原B二十七型都呈現陽性反應。

葉敏南指出,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和成人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方式一樣,為了減輕疼痛,應做適當運動,最好的運動即是游泳,應避免負重及劇烈運動,有些人甚至連慢跑都必須避免。

葉敏南表示,幼年僵直性脊椎炎是一個少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

經由詳細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X光攝影及醫師的警覺,要診斷出來並不難,且早期診斷及治療,有助於改善病程,可增進生活品質。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