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看中國》 機會多風險高

明居正:海嘯來了,重視中共高官外逃現象 陳文朗:經濟成長率高,但三大難題待解決

《看中國》國際高峰論壇會場主講人,左起: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文郎、歐洲議會副主席愛德華.麥克米蘭.史考特、臺灣總統府資政吳榮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永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明居正(大紀元記者唐賓攝影)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儀婷/台北報導) 《看中國》國際高峰論壇落幕後,與會專家所拋出的問題卻引人深思。面對中共政經情勢,現階段赴大陸投資是機會還是陷阱?台灣應如何面對兩岸問題與崛起中的中國?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文朗、台大政治系教授明居正,分別以經濟觀點、與政治學角度提出精闢地分析。

陳文朗以經濟觀點佐以統計數據,看待中國潛在的經濟表現。陳文朗分析指出,中共轉型比崩潰還可能。台大政治系教授明居正則以政治學角度提出,提出影響大陸未來發展的六項「非」經濟因素,並以「海嘯理論」警示企業赴大陸投資應考慮風險。

線性預測的可靠性

陳文朗表示,世界兩大共黨陣營——蘇聯與中共,是不同程度的瓦解。陳文朗說,東歐與蘇聯因政治全面民主化終至共產黨垮台,而後其經濟崛起成為金磚四國之一。中國大陸則是中國是先發展經濟,而後政治。由沿海,先點、再線、而後面,逐步發展經濟。

陳文朗引用世銀及亞銀發佈的預測數據表示,今年中國大陸成長將達到9.5%,位居世界第一,在經濟成長、外人投資及貿易順差方面都吸引全球眼光。不過世銀仍建議中國大陸需遏止信貸及投資的增加,而亞銀也認為大陸面對三大問題,一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二為城鄉收入差距擴大、三是環境的壓力。此外,美國在今年WTO,對中國的能源、金融、電信及運輸等之控制有頗多批評。

面對全球資金不斷的湧入,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從去年六月底的7,110億美元,增加為今年三月底的8,751億美元,估計到今年六月底將達到9,298億美元,一年增加2,188億美元。過去三年,每年均增加2,000億美元,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外匯存底最大的國家。

明居正認為,由東歐與前蘇聯政治經濟發展經驗,來看中國未來的挑戰,使用線性預測不一定可靠。明居正舉反例說明:埃及、印尼、巴西、以及菲律賓等國家,在當時被預期第一次大戰後其經濟將大起,但實證結果不然。

又如1980年代的日本,其國民經濟總產值號稱是美國的60%,因其科技能力、行銷能力、以及經濟增長速度等,在當時被預測將成為世界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沒有人看好台灣等亞洲四小龍之經濟表現,但四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卻是有目共睹。

大陸經濟發展的風險

陳文朗認為,中國大陸現在走的經濟路線,就是當年日本及台灣所經過的途徑。這個路線現在正在開始,貿易順差擴大、外資大量湧入,一方面投資,一方面賺取匯差。大陸則拼命阻擋,一方面逐步讓貨幣升值,另方面讓國內利率上升,同時沖銷擴增的國內貨幣。

陳文朗並引述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如Robert Mondell(1991)、Joseph Stigliz(2001)等看法表示,他們認為大陸不需升值,因為升值後,美國仍會從其他地方購買這些勞力密集品。但在目前,升值、升息及沖銷三者已在中國大陸並行。

針對是否赴大陸投資一事,陳文朗認為,到大陸投資,即使台灣不去,其他國家也會去。他說,只要大陸有機會,政府需考慮的是如何抓住機會。但需注意風險,而不是一昧的防堵。因為沒有了經濟,台灣什麼都不剩。

明居正引據中共公安部發表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發生群體對抗事件,十年前一年約七千件。2003年、2004年、與2005年,每年分別發生58,000件、74,000件、87,000件。以去年為例,一天平均發生240起暴動。顯示中國大陸目前社會動亂大幅增加,是影響大陸發展的第一個「非」經濟因素。

衡量一個國家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過去幾年中國大陸此值約0.3多,去年則高達0.46。明居正表示,依據社會科學標準,基尼係數超過0.4已達暴亂。中國大陸社科院未公佈的基尼係數更高達0.54。基尼係數凸顯出中國大陸貧富不均正急遽惡化,是影響大陸發展的第二個「非」經濟因素。

明居正引據中國經濟貿易研究院報告說,自1978年到改革開放2000年,外逃貪官、處長級以上捲款出逃的人數合計高達4,000人,捲款金額計有500億美元。顯示官員貪腐嚴重、與棄船心裡,他們掌握比一般民眾更多的資源,卻想趁機快撈、免得(中共)垮台。

而平均一天三萬人退出中國共產黨相關組織、更突顯大陸人心背離中共。另外,大陸生態與環境嚴重破壞,也威脅到經濟發展。

原擔任國民黨智庫的明居正表示,在他看到以上數據以前,他主張與中共關係和平演進,但以上六項影響大陸未來發展的六項「非」經濟因素,讓他轉趨保守。他建議政府採「拖以待變」,因為他不相信中國大陸會在中共執政下轉好。

明居正建議個別人,能不去大陸就不去大陸。如果要去大陸,則務必短進短出。若一定要去大陸,建議大家買保險——購買三張機票。

中國政治的走向

「大陸近三十年的發展,過去十年中每年以近9%的速度成長」,陳文朗認為,中國大陸面對未來轉變比崩潰的機會大。他說,當中產階級增加後,中共再回到過去的情況,愈來愈難,終究它會因經濟改善而逐步改變,尤其世界共黨也幾全瓦解。

陳文朗說,中國大陸先經濟(改革)而後政治(改革),比蘇聯的先政治(改革)而後經濟(改革),似乎略勝一籌。尤其政治穩定,加上世界湧入的資金和技術,都巨幅縮短中國大陸發展所需的時間。

傳統民主化理論認為,一國經濟發展後,將出現中產階級,而後要求國家民主化。明居正認為不然。他引據Hungtington1990年著述《第三波民主化》指出,前社會主義國家,如波蘭、匈牙利、以及捷克等30幾個國家的實例經驗,證實中產階級並非民主化的必要條件。

明居正說,前社會主義國家中民主化後,出現跳躍式發展。他以波蘭、蘇聯、南斯拉夫等九個共產國家為例說明,這些國家經歷一年六個月後,共產黨瓦解、邁向民主化,也沒有出現中產階級!

明居正以東歐共產國家民主化發展,歸結六項結論,第一、中產階級非絕對必要。第二、國家走向民主化未必出現反對派,僅波蘭、匈牙利、與捷克等三國出現明顯的反對派。第三、民主化速度快過人民的想像。第四、原東歐共產國家在解體前都出現比較大的退黨浪潮。最後,明居正說,國家邁向民主化,社會未必會出現動盪。

綜合東歐與蘇聯經驗,明居正認為,一個國家因經濟發展產生中展階級,最後走向民主化,「只是主觀願望、絕對不是客觀規律」。

明居正:海嘯要來了!

明居正表示,蘇聯在共產黨瓦解前,其國家強大無比,但蘇聯共產黨崩潰卻是一夕之間。如,蘇聯共產黨瓦解前,擁有513萬軍隊、3萬件核子武器,奧運得金每次近100面等。蘇聯共黨在瓦解前,計有420萬人退出共產黨,退黨比例是1:21。而今天的中國,已有接近1,070萬人退出共產黨相關組織。

「中共高官跳船來了,為何台灣傳媒不說?」蘇聯東歐瓦解沒有專家準確預言?若當初有人預言的話,此人應該非常有名。「海嘯可能要來了!」明居正說,他提醒大家,希望民眾仔細思量。◇(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