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尊嚴」字慧(四)

蘇金國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日訊】

別把往「昔」的仇怨當黃「金」死抓不放(金+昔)

我們的祖先最重視人格品德的修養。從文字創造的用意可以揣測得到。譬如懺悔都從「心」,意思是對自己的錯誤罪過感到痛心,表示願意從心念上悔改。從字的結構上看,我們不難可以理解成:「人人」的「心底下」都可能藏著「非」分、「非」法、「非」禮的錯誤觀念,甚至想動兵器「戈」去爭去鬥。是以,須要「每」天從「心」裡去發覺,盡力革除,那些非分、非法、非禮的錯誤觀念,言論及行為。這樣的懺悔在佛經裡說,可以得到莫大的功德,是真正的無量功德。

人的惰性:不愛工作,不願學習。主要是少了自發性,想多依賴,所以「懶」字從「心」旁加依「賴」。藉此文字提醒我們,要避免「懶」的習性,就不要處處依賴人家,從「心」念上除掉依「賴」的惡習,就容易做到勤快。

又譬如忌妒心,女性比男性表現的強烈些、明顯些,所以「妒」字從「女」。因為這是害人不淺的心性,它像疾病(亦常寫成「嫉」)會使人痛苦,甚至丟掉性命。所以有必要避「忌」。

對個人往昔榮辱的執著,我認為一向是毒害善良人性的罪魁。古今的人用聖賢創造的文字去寫記仇積怨、鬥爭陷害的事跡,是一件莫大的錯事。因為記仇積怨,往往扼死一個人的智慧,能使他喪失生命的意義,無能過問人生樂趣。這是多麼悲哀的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曾經生活在個人的恩怨中不能自拔,有多少人還誤認積怨記仇是美德,更有大肆張揚的呢!其實個人恩怨的記仇,與嫉惡如仇是兩回事,個人記仇是為私的,嫉惡如仇多是無私的,它是克制害人損己的惡勢力,不是執著,而是責務,必須執行到底。至於所有個人過去的榮辱執著都是離不開鬥爭與陷害。正如俗語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古人造字好像看透人們會把往「昔」的個人榮辱當黃「金」死抓不放,所以就直言「錯」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記得許多年前我讀過聯合國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是一位人類學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多方的探討後,寫出來的,內容主要是說他獲得一個可靠的結論:「人類最早的貸幣是貝殼。」那時我就想起「買賣」二字不是從「貝」嗎?原來我們的祖先在文字上告訴了我們,上古時代的人,就是拿「貝」殼來做買賣。可見這個文字就是活的歷史見證啊!
  • 一個字一尊佛

    漢字豐富的內涵,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廣闊的思想空間,讓我們盡情暢遊,開創各種崇高聖潔的意境,並能提升我們的悟性。

  • 小德如曾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一家人修煉法輪大法,幸福美滿,親朋好友也都修煉法輪大法 ,祥和而幸福。1999年,中共開始了一場滅絕人性的迫害……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