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倒閣兩面刃雜音多 馬英九態度是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立法院朝野還在攻防罷免總統陳水扁案之際,橘營揚言倒閣,藍營觀望。由於第七屆立法院適用「席次減半」,若倒閣後立委改選,至少有一半立委失業,藍委雜音多,倒閣成為兩面刃,藍營是否推動還得仔細評估,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態度至為關鍵。

台灣立法院院會六月二十七日將表決罷免總統案,但因「三分之二以上立委同意」的高門檻,幾乎已確定罷免案走不出立法院,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高喊二次臨時會「倒閣」,政壇再掀波瀾。

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台灣立法院對閣揆提出不信任案,須經三分之一立委連署、二分之一立委同意視為通過。立院通過倒閣後,閣揆「得」呈請總統解散國會。總統若決定解散國會,新國會必須在六十日內選出。

泛藍立委共一百一十二席,恰好是國會兩百二十二席半數多一席,理論上只要泛藍立委同心,倒閣不是難事,但國民黨籍立委徐中雄(台中縣)說,「難就難在倒閣後有一半立委會馬上失業」。

徐中雄說,「政治人物是逐權力而居的遊牧民族」,發動倒閣一定要有萬全準備,「所謂的準備包括如何安排立委出路」,這又牽涉到資源分配的問題,「倒閣沒那麼容易」。立委提早失業,資源分配也不足,藍委的不願,可以預見,如何說服黨內同志,避免反彈力道傷到馬英九,是一大挑戰。

如何確保藍委不跑票也是一大難題。由於泛藍目前僅是脆弱過半的一百一十二席,加上支援倒閣的無黨籍立委李敖(台北市),也僅過半多兩席,綠營只要能成功鬆動三席藍委不出席就可瓦解倒閣攻勢。

國民黨籍立委羅世雄(高雄市)憂心,倒閣發動後若無法通過,藍綠氣勢將從此逆轉,因倒閣引起的政治動盪也必須由國民黨概括承受。

最先倡議「倒閣」的立委吳育昇(台北縣)則持不同意見。他說,「民意才是倒閣能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他舉「國會席次減半」為例,「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繞行台灣立法院時,誰會知道台灣立法院席次真的會減半」?民意如流水,「如何掌握民意才是真正的難題」。

由於倒閣的對象是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如何師出有名也是泛藍慎重考量的原因,兆豐金在爭議聲中官股還是失守,藍委要求蘇貞昌下台,此議題是否延燒到足以說服民眾接受倒閣的正當性,有待觀察。

不過,倒閣通過後,總統雖有權解散國會,但也可換一個閣揆。若陳水扁不解散國會,禮聘馬英九或立法院長王金平、宋楚瑜出任閣揆,泛藍如何因應,必須考量。

宋楚瑜雖高喊倒閣,但橘營立委席次僅二十三席,若無國民黨奧援,難竟其功,以總統罷免案的轉折來看,因應「席次減半」的根本難題,是否推動倒閣應還是與「馬主席的意志」劃上等號,如何精確計算利弊得失,考驗馬英九的智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