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婦女生育兩極化 優生保健更需資源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少子化現象海內外連線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三日電)台灣不但是邁向高齡化的國家,更是少子化的國家,在已生育的婦女族群中,還有台灣籍高齡產婦和外國藉新手媽媽的兩極趨勢,這也使得優生保健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確保下一代的台灣之子個個是健康寶寶。

台灣內政部統計顯示,二○○四年時,台灣婦女的初婚年齡平均二十六點六歲,生育第一胎的年齡是二十七點點四歲;與一九八○年的初婚二十三點八歲、生育第一胎時二十三歲相較,晚婚遲育是難以逆轉的趨勢。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婦幼與優生保健組進一步 分析,在二○○四年當年生育的婦女,有五成二四是生第一胎,三成六是生第二胎;相較之下,一九八○那年是第一、二、三胎各約佔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初婚年齡(以戶口登記為準) 和第一胎生育年齡相隔如此接近,國健局估計,大約接近半數的媽媽們是「先有後婚」,除了台灣人對婚前性行為持開放態度之外,一大部分是外籍配偶的貢獻。

台灣婦幼衛生協會指出,台灣人口在一九八五年達 到替代水準 (一位婦女生育二點一人);之後愈生愈少,至二○○四年,只生一點一八人,絕大數台灣籍婦女生一胎就打住,若不是這五、六年有外籍配偶當「生力軍」,台灣婦女的生育年齡將更高,生育數將更少。

台灣婦幼衛生協會分析,外籍配偶常常是初來乍到台灣,年紀輕輕當了媽媽,平均結婚年齡二十三點六歲估算,八成五在兩年內生育,相對的另一端則是生育年齡一直後延,與日俱增的台灣籍高齡產婦。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徐金源觀察說,現在是台灣籍高齡產婦要求更高的產檢品質,會自費做新台幣六至八千元的絨毛膜穿刺檢驗胎兒染色體、一到三千元的高層超音波、兩千元的唐氏症胎兒初級篩檢、一千元的唐氏症胎兒中級篩檢、二到三千元的立體胎兒超音波,加上生產時的麻醉無痛分娩六至八千元,所費不貲。

徐金源又說,三十五歲以上的婦女生育能力下降,以二○○三年的資料,試管嬰兒成功率約三成四,如果求助人工生殖,每次費用是十萬元,高齡產婦請假、住院安胎,助人工生殖,一次費用十萬元,顯示高齡產婦的生產代價高,健保只補助高齡產婦產檢二千元,實為九牛一毛,大多數的成本都是產婦家庭自己吸收。

相較於台灣籍高齡產婦的過度產檢,外籍配偶對於衛生署免費提供的十次產檢、優生保健資源,未完全利用,外籍配偶尚未適應台灣環境,就一胎接著一胎生,衛生署反而希望她們要家庭計畫優生保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醫師賴縵光指出,外籍配偶不是不重視孩子的健康,相反的,她們比台灣媽媽更急於吸收育嬰及兒童營養生長的相關常識,由於語言的障礙造成就醫不便,需要家人陪伴才能上醫院,是她們最大的困擾。

衛生主管機關已逐一建卡管理、開發多國語言教材 、提供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醫療補助等,未來需要招納更多的志工、社福經費,才足以將外籍配偶的子女納入嬰幼兒健康照護系統,列入兒童發展篩檢工作重點對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