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綠竹筍

圖、文/徐正毅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小時候,家裡常常開家庭會議。

大多數的會議,都是為了討論要去那裡玩、到那家餐廳吃飯。當我們最後敲定了餐廳,父親就說:「由你們負責打電話跟餐廳訂位。」

那時我才念小學,弟弟、妹妹們不用說了,年紀更小,但是父親卻堅持由我們去預約訂位。於是,我們只好戰戰兢兢的拿起話筒,告訴對方我們用餐的日期、時間、人數。現在想想,當餐聽接到這樣的訂位電話,會不會覺得是小朋友惡作劇?幸好,他們都蠻相信我們的。

到了餐廳門口,父親也要我們小孩出面向服務生確認訂位。在一般家庭,通常都是父母親一手包辦這些事,但是我的父親卻把我們當成大人,要求我們獨立完成一些任務。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讓他跟別的父親很不一樣。

在這麼多次的家庭會議中,有兩次最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次,父親說:「爸爸想要換工作,從美國休斯公司換到光啟社,雖然薪水會少一半,但是爸爸如果做光啟社的工作,會比較開心。你們有什麼意見?」

說實在的,還是「小朋友」的我們,對於父親想要換工作一事,能表示什麼意見?不過,父親還是鄭重其事的問我們的看法,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

另一次,是我們第二次舉家搬到美國,父親又要問我們的意見。這一次,我已經小學六年級了,就有點想法了。

記得第一次搬到美國,其實過得還不錯。美國小學的課業本來就比較輕鬆,加上學校很體貼外國學生,會特地為我們配一個「導師」輔導功課,雖然換了一個求學環境,但是不至於適應不良。

只是,我對美國的小孩印象實在不佳。那幾年,美國流行李小龍的「功夫熱」,那些美國小孩以為我們中國人個個武藝高超,老是想來跟我們比劃比劃,甚至還會上門來挑釁,有一次,奶奶實在受不了,抓起掃把,衝出去要修理他們。那些美國小孩看到那來的東方怪婆婆,一臉窮兇惡極,立刻作鳥獸散。

於是,在家庭會議中,我就列舉到美國讀書的好處和壞處:好處是可以練習英語、會有比較多不一樣的生活經驗,壞處是會遇到美國小孩找麻煩。

不過,弟弟、妹妹們對於回到美國念書,都還蠻支持,即使我有一點「異議」,最後也投了贊成票。

長大以後,有時候還是會想起,父親當年召開家庭會議的用意。

父親真的那麼需要我們的意見,他才能做決定嗎?其實未必。父親是個思慮綿密的人,當他舉行家庭會議時,一方面是諮詢我們的意見,另一方面,也是用這種方式,告知我們他的決定。

他也許心中早有決定,但是保留對話空間給我們,讓我們也能參與這個決定,因為這是我們一家人的事。

這十三年來,因為在台灣卡內基和父親共事,我發現。他真的非常重視溝通,當他要求員工執行任務時,有三個步驟非常重要。

首先,他會讓別人清楚的知道,他們要做什麼事。而且,他也會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最後,他會為對方設下一個目標,作為檢視成果的指標。

如果,要讓一個家朝著某個目標前進,就讓這個家庭的成員,都來參與決定的過程,只有當大家都清楚要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才能一起完成目標。

這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的重要一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週末上午在淡水老街閒逛,老街保留著不少老店,有賣魚丸、魚酥,有賣古早味的台式甜食、米店,也有幾家小小的但很可愛的中藥行。
  • 台北市再也找不到一家自己做皮鞋的店了,似乎傳統的行業就一個一個地消失,這是我一直很在意的一件事。
  • 華亨街在台北市建成圓環附近,早年這地區多從事皮革買賣,今轉型成為精油材料集中地,到華亨街買些精油用來泡澡,可放鬆一天工作的緊張心情。
  • 越南是母系社會,因此賺錢養家的工作多由女性擔當。

    到越南選妻是這十年來台灣適婚男性的另一個選擇,因此嫁來台灣的越南媳婦是越來越多。

  • 阿金是我大學同學,從一家大公司高階主管退休後,隱居在木柵山莊過著閒雲野鶴逍遙的日子。
  • 台灣雖小,但文化資產種類多,若用心經營,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從20多年前,利用假日到處走,覺得當時的九份、金瓜石,只是一處因採金、採煤中止而衰微的窮鄉,如今九份早已脫胎換骨,假日遊客比西門町還多。

  • 平日從早忙到晚,到了假日,就特別喜歡「飄」的日子。台灣交通方便,可以隨心所欲,要到哪裡就到哪裡,尤其是台北近郊一些安靜的鄉村聚落,是我常前往駐足與人攀談聊天之處。

    北宜高通車了,當大夥擠在雪山隧道,我們好整以暇地在石碇老街,在一處茶行品茶。

  • 捷運雙連站旁是一帶狀公園,公園內碧草如茵,公園旁是一處傳統市場,路旁的攤販賣著各色菜蔬土產、衣服飾件,甚至也有挽面,修指甲的沙龍服務,形形色色應有盡有。
  • 利用假日,辦公室進行地下污水接管的工程,體諒員工平日打拚的辛勞,當老闆的我就到公司擔任監工的角色。
  • 衡陽路是台北商業街,曾經有段風光的歲月,路兩旁的店面,高級綢緞毛料布莊、食品行、茶葉行林立,萬商雲集,生意鼎盛,但隨著新興商圈的崛起,衡陽路相對之下,就日漸衰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