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雙功能動物分子影像系統 研發新藥利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訊】(據中廣新聞張德厚報導)為了更精準的觀察實驗鼠體內疾病的變化,以及藥物治療的成效,原能會核能研究所成功的開發出,結合微型正子造影及微型X光電腦斷層攝影的「雙功能動物分子影像系統」,利用這套系統可以大幅降低新藥開發的成本及時程,可望讓台灣在國際醫療影像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幾乎所有人類的疾病研究,都是利用由老鼠進行實驗,為了研究人類的疾病及治療藥物,以往在進行研究時大多要將老鼠解剖觀察,已經有數以億計的老鼠為人類而犧牲。原能會核能研究所成功的開發出,結合微型正子造影(micro-PET) 及微型X光電腦斷層攝影(micro-CT)兩種掃瞄技術的「雙功能動物分子影像系統」,可以在非侵入的狀況下,對實驗鼠的活體進行造影掃瞄,並能建立3D影像,可以觀察癌症腫瘤及中樞神經等疾病,比用解剖的方式能更精準的觀察評估藥物治療的成效,可以大幅縮短藥物開發的時間與降低研發成本,將成為新藥篩選及藥效評估的利器。

核研所賴美齡副研究員:『雙功能最重要的是結合功能性影像及結構性影像,它就是用這樣的造影系統,來看藥物治療有沒有效果,再進一步的評估,你要用多少的劑量讓它有效。』

這套造影系統已經吸引國際知名的日本濱松光子學株式會社,與核研所簽訂了五年的合作意願書,並將進行影像重建軟體的開發。核研所未來將利用這套雙功能的造影系統,朝乳房造影以及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腦神經疾病方面研究,把這套造影系統的軟硬體技術,延伸到醫療級應用,並將技轉給國內的科技公司,未來可望建立國內的醫學影像儀器產業。

預估到了2009年,醫療影像的市場將成長為242億美元,這套系統的開發,可望讓台灣在國際醫療影像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