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環保的綠種籽

游乾桂
【字號】    
   標籤: tags:

  聽完李立群多年前出版的相聲表演《臺灣怪譚》,真有說不出的感覺,那一條曾經清澈見底、藍天綠水、魚蝦成群、飛鳥高鳴的淡水河,被李立群形容成像墨汁的「八寶粥」,靜靜、緩緩的吐納滿腹的嗚咽。

  我們的大地就在我們惡意的對待下,逐漸走向死寂。我們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個破壞之後無法再復活的地球。

 挽救地球的時候到了,讓我們貢獻一己之力,從家庭環保做起,再擴充到社會環保和地球環保。

尊重生命權:我認為尊重生命是環保教育中,最最基本的課題,它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哲學。讓孩子明白,人與動物都有「生命權」。像日本就明文規定,多少公分以下的魚必須放生,所以,釣客常常會隨身帶一把尺丈量,太小的魚就放回河中;南非則明文規定只在某段時間內才准打獵。也許他們都未做到完全的尊重生命,但起碼已做到尊重動物的「生命權」。

這些都可以講述給孩子明白!

教孩子尊重生命,應該以身作則,比方說,不虐待動物、不把釣到的魚曝晒在太陽下、不以戲耍動物園中的動物自娛,並把家中的寵物視為自己的朋友,為牠沐浴、抓癢,帶牠逛街、散步。

做好家庭環保:你可以鼓勵自己的孩子做好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回收的資源換成「家庭公基金」,做為捐獻、買玩具或購買書籍之用。

假日出遊時,記得提醒孩子把垃圾帶回家,不要留在河床,免得大雨一來,垃圾隨著流入河中,魚寶寶不幸吃到,包準死翹翹。

實地解說:帶孩子欣賞「人類種的惡果」,比如淡水河、基隆河等地;讓孩子明白,這幾條河是我們每日飲用的水源。

做個「剪報師」:如果孩子識字,不妨把各報有關環保的消息剪下來給孩子閱讀,或者貼在公布欄或冰箱上。

租借與環保有關的錄影帶,供孩子欣賞:例如前幾年,日本拍了一部片子叫「熊貓」,敘述人與動物溫馨相處的感人情節。

  最後提醒你,環境不是一蹴可及的,它需要時間,讓孩子吸收、消化,然後成為習慣,習慣性的關心鳥、關心森林、關心河川、關心宇宙的一切一切。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一個父母親,都很希望自己擁有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小孩。你喜歡嗎?我有一位遠房親戚也有此願,但是他們的方法卻很「糟」。
  • 「玩火千遍也不厭倦」,是我家七歲兒子的標準生活寫照。不論我們在不在家,只要他找到火柴或打火機,就一定會高興的嘗試火的實驗。
  • 每次我展露歌喉時,老媽總是狠心的拿一把「鐵錘」,錘殺我的自尊,說我「鬼叫,鬼叫」的,或是「比殺豬還難聽」,或是「狗吠」。鬼叫我真的沒聽過,我曾試著問老媽,鬼叫的聲音到底像什麼?但她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相信一定很難聽,很難聽。
  •   我常提醒父母,孩子生下來之後,這個世界就提供了兩億個疑問,等待他的細細探索,於是所有的小孩,都將是個理所當然的「好奇族」,他們對「火」好奇,對機器人會動也大大不解;對碟影機好奇,於是他們用「觸摸」尋找答案。
  • 如果不是小青問我:「你最害怕媽媽哪一點?」我也不敢說我最怕媽媽「晴時多雲偶陣雨的脾氣」。
    這並不是背叛媽媽,或故意說她的壞話,因為它是事實嘛!
  • 你應該為孩子設計一個睡覺的「溫柔窩」。不要以為睡覺只是側身一躺的事,從環境心理學來說,這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果你能提供孩子一個燈光柔和、通風良好、不吵嘈的環境,必然有助於孩子入睡。
  • 快樂貓說,五千年前精靈還是很快樂的,但是由於精靈祖先希望自己的子孫未來更像精靈,因此訂下了嚴厲家規,規定精靈不准笑,不准叫,不准亂說話,以示莊重。更有一段時間,精靈的溝通方式是任由謾罵、咆哮與嘶吼。幾千年了,精靈就是以這樣的輪迴生活著,當然不可能擁有快樂。
  •   我的小孩最近經常抱怨「失眠」,我原本以為那是孩子博取父母關心的「怪招」,不過幾個星期下來,我發現那是真實的,有時看他睡眼惺忪,甚至一副精疲力竭的樣子,還真有點於心難忍咧!
  •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文,我不知道!可是媽媽知道,她說,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和美國人溝通,交美國朋友,讀美國書,甚至到美國人開的公司上班,或者做「美國人」。你可不要小看我這個小腦袋瓜喔!我可是會思考喔!我常在想,為什麼中國人學美國話,要沾沾自喜,而且還一副引以為榮的模樣,好像當美國人是這一輩子最快樂的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