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賽德克族為正名陳情 原民會:兩週內回覆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八日電)賽德克族人申請名列台灣第十四個原住民族的「賽德克族」族稱正名超過一年七個月還沒有下文,今天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陳情要求兩週內回覆,原民會回應支持賽德克族人訴求,並允諾請接受委託研究的政大兩週內把報告送原民會,原民會審議後將把結論報告送請行政院裁示。

南投縣賽德克族文史傳承協會下午率領賽德克族代表十八人到行政院原民會陳情遞函,呼籲原民會關注「賽德克族」在歷史上因殖民統治嚴重剝奪其悠久傳統自我認同的民族命名權利,並具體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基本精神,同時執行台灣執政當局與台灣原住民族簽署「新夥伴關係協定」的政策宣言,儘速核定公告「賽德克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獨立的第十四個民族。

原民會主任秘書林江義接見陳情人士表示,原民會支持賽德克族正名的訴求,但行政有很多程序要等待,他允諾請接受委託專案研究賽德克族族稱正名的政大民族所教授林修澈兩週內把研究報告提報原民會並提供賽德克族人,原民會將組成審議小組,並邀請賽德克族人參與發聲,審議結論報告將送行政院裁示。

林江義說,原住民族族別認定只須經行政院核定即可,與陸續送立法院審議的原住民族認定法草案與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沒有關係。

賽德克族正名運動促進會總幹事兼發言人、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瓦旦吉洛(Watan Diro)在陳情後表示,原住民族族別認定法草案規定的門檻太高,不利其他原住民族申請族別認定,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也不夠完善,都建議再修法,使更細膩,對原住民更有利。

瓦旦吉洛說,賽德克族人祖居南投縣仁愛鄉,有十三個部落分佈在七個村,族人約七千餘人,移居地包括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玉里鎮與宜蘭縣南澳鄉、大同鄉,移居族人估計在三、五千人。

他表示,賽德克族是紋面(Btasan)的民族,一共有三群支派,包括都達群(Sediq Toda)、杜固達雅群(Seediq Tgdaya)、德路固群(Sejiq Truku),正名過程構思要凝聚內部三群支派的完整性,因此成立紋面民族伙伴聯盟,就是不打散(Btasan)內部三族群,期待把失落的古老民族恢復民族尊嚴,預期喚起後生晚輩的民族認同後,至少一萬人將認同為賽德克族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