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門歷史建築增添陳景成洋樓和山后大夫第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一日電)金門縣九十六年歷史建築第二次登錄審查,今天審查通過斗門陳景成洋樓、山后大夫第為歷史建築,將辦理登錄公告,屆時金門的歷史建築將高達一百四十五處,高居全國各縣市第一名。

金門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上午展開,縣長李炷烽、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及審查委員朱魯青、黃振良、符宏仁、許正平等就提報的斗門陳景成洋樓、山后大夫第兩處候選歷史建築進行現地會勘,並予以通過,將依規定辦理登錄公告。

即將成為歷史建築的斗門陳景成洋樓,為 1946 年落成的中西合併兩層洋樓,創建人陳景成到菲律賓馬尼拉發展,賺錢匯回家鄉,聘請呂厝土水匠師林清安建造,為僑鄉文化建築之一。

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大夫第,則是旅日僑商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匯錢回鄉所建的閩南式建築「十八間厝」之一,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落成,無論磚作、石作、彩繪等工藝無一不精,呈現閩南建築之美。

審查委員符宏仁、朱魯青等甚至認為,山后民俗村包括大夫第在內的閩南古厝建築群,無論規模、工藝等為國內僅見,應可提昇為古蹟之列,受到更好照顧。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表示,金門縣登錄公告的歷史建築原有一百四十三處,經過今天通過審查新增兩處,在辦理公告之後,將達一百四十五處,歷史建築數量為全國各縣市最多。

他指出,金門縣政府為搶救歷史建築,去年八月公告「金門縣私有歷史建築修復獎助辦法」,補助修護金額最高為新台幣五百萬元,鼓勵民間參與維護工作,希望為金門保留文化資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