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周曉青:猶太人淚灑哭牆根源於宗教信仰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浩然臺北二十七日電)猶太文化專家周曉青今天指出,猶太人淚灑「西牆」、也就是所謂的「哭牆」,主要根源於宗教信仰,象徵猶太人「展望未來,期待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據報導,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表示,在台灣民主紀念館二樓大廳兩側牆面貼上二二八受難者名字和照片,「就像耶路撒冷的哭牆」,符合民主紀念館的精神。周曉青針對哭牆的真諦,作了以上的說明。

留學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旅居以色列十年的現任國立暨南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代理主任周曉青說,「西牆」是猶太教「第二聖殿」僅存的遺跡,自然成為猶太人抒發民族情感,向上帝禱告,並祈求以色列未來的最重要場所。

長四十八公尺,寬十八公尺,用二十七層石灰岩砌成的「哭牆」,本名「西牆」,位在耶路撒冷舊城內的聖殿山,是猶太教第二聖殿殘存的西邊外牆。

第二聖殿建立於西元前五一六年,此後便成為猶太宗教與信仰的中心。西元七十年八月四日,入侵的羅馬人燒毀第二聖殿,只有位在西面的這座牆存留,後世故以「西牆」稱之。

回教徒於第七世紀在第二聖殿遺址建蓋圓頂穹蒼清真寺,猶太人不能進入憑弔,只能來到「西牆」,他們深刻感受聖殿被毀的國仇家恨,經常嚎啕大哭,「西牆」也因此有「哭牆」的別稱。周曉青認為,這與民主發展「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有些無法親自前往「西牆」祈禱的海外猶太人,更會透過專為他們設立的民間機構,用傳真的方式將願望傳回以色列,再由專人把這些許願紙張塞到「西牆」的縫隙。

「西牆」現在也被當成戶外的猶太會堂,朝聖者被區隔為男女兩部分,男性更須根據傳統戴上猶太教圓形小帽,才得已接近祈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