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尿病發病年輕化 台醫界籲防新國病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九日電)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林宏達今天指出,由於肥胖人口增多,促使國人提早罹患糖尿病,許多人比父母那一代提早十年到三、四十歲就發病,胖小孩會更早,因此父母和孩子都要控制飲食加運動,預防糖尿病成為下一代的國病。

身為台灣糖尿病協會理事長的林宏達表示,日本在1976年到1995年研究顯示,日本兒童青少年的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在二十年間遽增三十倍,台灣針對二百八十六萬名學童的調查研究也發現,六到十八歲的孩子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是第一型糖尿病的六倍,而且高達八成五的兒童糖尿病是因肥胖所致。

林宏達說,過去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案例以第一型糖尿病(自體免疫破壞胰島素分泌功能)較為常見,但近幾年來,因先天遺傳因素及後天飲食習慣不良所引發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第二型糖尿病,也逐漸向兒童青少年族群伸出魔掌。

除了肥胖,遺傳也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林宏達指出,百分之七十四患者的父母或祖父母等一、二等親患有糖尿病,媽媽在罹患糖尿病後所生的子女,在兒童青少年期發病的機會是同一母親罹病前所生子女的三倍。

糖尿病在罹病二十年左右才會出現明顯的併發症,林宏達說,過去罹病的高危險年齡層落在四、五十歲,因此六、七十歲會開始出現視力退化、腎功能障礙、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如果提前到青少年發病,併發症的後作力將會三、四十歲發生,嚴重影響人生的黃金歲月。

所幸,愈是年輕、愈是早發現治療,愈有機會逆轉糖尿病,林宏達說,胖父母的胖孩子最好是在升大學時檢查空腹血糖、胰島素分泌是否正常,如果在糖尿病前期就發現,透過體重控制、建立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不一定要服藥就能抑制病情惡化。

這次糖尿病協會及榮總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主辦的糖尿病防治兒童演講比賽,也有小朋友說出家人罹患糖尿病的痛苦,也有第一型糖尿病童表示能體會第二型病人的切身之痛,鼓勵其他小朋友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更要小心糖尿病這個無聲殺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