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19) 伯邑考進貢贖罪

陳仲琳
font print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忠臣孝子死無辜,

只為殷商有怪狐;

淫亂不羞先薦恥,

真誠豈畏後來誅?

寧甘萬刃留清白,

不愛千嬌學獨夫;

史冊不污千載恨,

令人屈指淚如珠。
話說伯邑考欲往朝歌為父贖罪,時有上大夫散宜生阻諫,公子立意不允,

隨進宮辭母太姬,要往朝歌贖罪。太姬曰:「汝父被羈羑里,西岐內外事

付託何人?」邑考曰:「內事託付兄弟姬發,外事託付散宜生,軍務託付

南宮适;孩兒要親往朝歌面君,以進貢為名,請贖父罪。」太姬見邑考堅

執要去,只得依允。吩咐曰:「孩兒此去,須要小心。」邑考辭去,逕到

殿前,與弟姬發言曰:「兄弟好生與兄弟和美,不可改西岐規矩,我此去

朝歌,多則三月,少則二月,即便回程。」邑考吩咐畢,收拾寶物進貢,

擇日起行。姬發同文武官九十八弟,在十里長亭餞別。邑考與眾人飲酒作

別,一路前行,揚鞭縱馬;過了些紅杏芳林,行無限柳陰古道。伯邑考與

從人一日行至汜水關。關上軍兵見兩杆進貢旛幢,上書「西伯侯」旗號。

軍官來報主帥,守關總兵韓榮命開關,邑考進關,一路無辭。行過五關來

到澠池縣,渡黃河至孟津,進了朝歌城皇華官驛安下。次日問驛丞:「丞

相府住在那裏?」驛丞答曰:「在太平街。」次日邑考來至年門,並不見

一員官走動,又不敢擅入午門。已往返五日,邑考素縞抱本,立於午門外。

少時只見一位大臣騎馬而至,乃亞相比干也。伯邑考向前跪下,比干問曰:

「階下跪者何人?」邑考答曰:「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比干聞言,

滾鞍下馬,以手相扶,口稱:「賢公子請起。」二人立在午門外,比干問

曰:「公子為何事至此?」邑考答曰:「父親得罪於天子,蒙丞相保奏,

得全性命,此恩天高地厚,愚父子兄弟銘刻難忘。只因七載光陰,父親久

羈羑里,人子何以得安?想天子必思念循良,豈肯甘為魚肉?邑考與散宜

生議將祖遺鎮國異寶,都進納王廷,代父臢罪。望丞相開天地仁慈之心,

憐姬昌久羈羑里之苦。倘蒙賜骸骨得歸故土,真恩如泰山,德如淵海,西

岐百姓,無不感念丞相之大恩也。」比干答曰:「公子納貢,乃是何寶?」

邑考曰:「是始祖亶父所遺七香車,醒酒氈,白面猿猴,美女十名,代父

贖罪。」比干曰:「七香車有何寶乎?」邑考答曰:「七香車乃軒轅皇帝

破蚩尤於北海,遺下此車。若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東則東,欲西則西,

乃世傳之寶也。醒酒氈,倘人醉酩酊,臥此氈上,不消時刻即醒。自面猿

猴雖是畜類,善會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謳筵前之歌,善為掌上之舞,

真如嚦嚦鶯簧,翩翩弱柳。」比干聽罷:「此寶雖妙,今天子失德,又以

遊戲之物進貢,正是助桀為虐,熒惑聖聰,反加朝廷之亂。無奈公子為父

羈囚,行其仁孝,一點真心。此本我替公子轉達天庭,不負公子來意耳。」

比干往摘星樓候旨,奉御官啟奏:「亞相比干見駕。」紂王曰:「宣比干

上樓。」比干上樓朝見,紂王曰:「朕無旨宣召,卿有何表章?」比干奏

曰:「臣啟奏陛下!西伯侯姬昌子伯邑考納貢,代父贖罪。」紂王命宣邑

考上樓,那邑考肘膝而行,俯伏奏曰:「犯臣子伯邑考朝見。」紂王曰:

「姬昌罪大忤君,今子納貢為父贖罪,亦可為孝矣。」伯邑考奏曰:「犯

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羑里。臣等舉室感陛下天高海闊之洪恩,

仰地厚山高之大德。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陳,請代父罪。倘荷仁慈,

賜以再生,得赦歸國,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萬載瞻仰陛下再生之德,

出於恩外也。」紂王見邑考悲慘為父陳冤,極其懇至。知是忠臣孝子之言,

不勝感動,乃賜邑考平身。邑考謝恩,立於欄杆之外。妲己在簾內見邑考

丰姿都雅,目秀眉清,脣紅齒白,言語溫柔。妲己已傳旨:「捲去珠簾。」

左右宮人將珠簾高捲,搭上金鉤。紂王見妲己出來,口稱:「御妻!今有

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納貢,代父贖罪,情實可矜。」妲己奏曰:「妾聞西岐

伯邑考善能鼓琴,真世上無雙,人間絕少。」紂王曰:「御妻何以知?」

妲己曰:「妾雖女流,幼在深閨,聞父母傳說邑考博通音律,鼓琴更精,

深知大雅遺音,妾所以得知。陛下可看邑考撫琴一曲,便知深淺。」紂王

乃酒色之徒,久被妖氣所惑;一聽其言,便令伯邑考叩見妲己。邑考朝拜

畢,妲己曰:「伯邑考聞你善能撫琴,你今試撫一曲何如?」邑考奏曰:

「娘娘在上,臣聞:『父母有疾,為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今犯臣父七

載羈囚,苦楚萬狀;臣何忍蔑視其父,自為喜悅而鼓琴哉?況臣心碎如麻,

安能宮商節奏,有辱聖聰?」紂王曰:「你當此景,撫琴一曲,如果希奇,

赦你父子歸國。」邑考聽見此言。大喜謝恩。紂王傳旨取琴一張,邑考盤

膝坐在地上,將琴放在膝上,十捐尖尖撥動琴弦,撫弄一曲,名曰:風入

松。「楊柳依依弄晚風,桃花半吐映日紅;芳草綿綿鋪錦繡,任他車馬各

西東。」
邑考彈至曲終,只見音韻幽揚,真如戛玉鳴球,萬壑松濤,清婉欲絕。今

人塵襟頓爽,恍如身在瑤池鳳闕,而笙簧簫管,檀板謳歌,覺俗氣逼人耳。

誠所謂:「此曲祗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紂王聽罷,心中大悅;

對妲己曰:「真不員御妻所聞,邑考此曲,可稱盡善盡美!」妲己奏曰:

「伯邑考之琴,天下共聞,今親睹其人,所聞未盡所見。」紂王大喜,傳

旨摘星樓排宴。妲己偷睛看邑考面如滿月,手姿俊雅,一表非俗,其風情

嬝嬝動人。妲己又看紂王容貌,大是暗昧,不甚動人。看官,紂王雖是帝

王之相,怎經色慾相虧,形容枯槁。自古佳人愛少年,況妲己乃一妖魅乎?

妲己暗思且將邑考留在此處,假說傳琴,乘機挑逗,庶幾成就鸞鳳,共效

于飛之樂。況他少年,其為補益更多,何拘拘於此老哉?」妲己設計欲留

邑考,隨即奏曰:「陛下當赦西伯父子歸國,固是陛下浩蕩之恩。但邑考

琴為天下絕調,今赦之歸國,朝歌竟然絕響,深為可惜!」紂王曰:「如

之奈何?」妲己奏曰:「妾有一法,可全兩事。」紂王曰:「御妻有何妙

策,可以兩全?」妲己曰:「陛下可留邑考在此傳妾之琴,俟妾學精熟,

早晚侍陛下左右,以助皇上清暇之樂,一則西伯感陛下赦宥之恩,二則朝

歌不致絕瑤琴之樂,庶幾可以兩全。」紂王聞言,以手拍妲己之背曰:「賢

哉愛卿!真是聰慧賢明,深得一舉兩全之道。」隨傳旨:「留邑考在此樓

傳琴。」妲己不覺暗喜:「我如今且將紂王灌醉了,扶去濃睡;我自好與

彼行事,何愁此事不成?」忙傳旨排宴,紂王以為妲己美意:豈知內藏傷

風敗俗之情,大壞綱常禮義之防。妲己手捧金杯,對紂王曰:「陛下進此

壽酒。」紂王以為美愛,只顧歡樂,不覺一時酩酊。妲己命左右侍御宮人,

扶皇上龍榻安寢,方著邑考傳琴。兩邊宮人取琴兩張,上一張是妲己,下

一張是伯邑考傳琴。邑考奏曰:「犯臣子啟娘娘!此琴有內外五形,六律

五音,吟操勾剔,左手龍睛,右手鳳目,按宮商角徵羽。又有八法,乃抹,

挑,勾,剔,撇,託,敵,打,有六忌,有七不彈。」妲己問曰:「何為

六忌!」邑考曰:「聞哀慟泣專心事,忿怒情懷戒慾驚。」妲己又問:「何

為七不彈?」邑考曰:「疾風驟雨,大悲大哀,衣冠不正,酒醉性狂,無

香近褻,不知音近俗,不潔近穢;遇此皆不彈。此琴乃太古遺音,樂而近

雅,與諸樂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一大調,五十一小調,三十六等音。有

詩為證:「音無平兮清心目,世上琴聲天上曲;盡將千古聖人心,付與三

尺梧桐木。」
邑考言畢,將琴撥動,其音暸亮,妙不可言。且說妲己原非為傳琴之故,

實為貪邑考之姿容;挑逗邑考,欲效于飛,縱淫敗度,何嘗留心於琴?只

是左右勾引,故將臉上桃花現嬌豔天姿,風流國色。轉秋波送嬌滴滴情懷,

啟朱脣吐軟溫溫悄語。無非欲動邑考,以惑亂其心。邑考乃聖人之子,因

為父受羈因之厄,欲行孝道,故不辭跋涉之勞,往朝歌進貢,代父贖罪;

指望父子同還故都,那有此意?雖是傳琴,心如鐵石,意若鋼堅,眼不旁

觀,一心只顧傳琴。妲己兩番三次勾邑考不動,妲己曰:「此琴一時難明。」

吩咐左右,「且排上宴來。」兩邊隨排上宴來,妲己命席傍設坐,令邑考

侍宴。邑考魂不附體,跪而奏曰:「邑考乃犯臣之子,荷蒙娘娘不殺之恩,

賜以再生之路,感聖德真如山海。娘娘乃萬乘之尊,人間國母,邑考怎敢

侍坐?臣當萬死!」邑考俯伏不敢□(左提「手」,右「臺」)頭,妲己

曰:「邑考差矣!若論臣子,果然坐不得,若論傳琴,乃是師徒之道,即

坐亦何妨?」邑考聞妲己之言,暗暗切鹵:「這賤人把我當做不忠不考,

不德不仁,非禮非義,不智不良之輩。想吾始祖后稷在堯為臣,官居司農

之職,相傳數十世,累代忠良。今日邑考為父朝商,誤入陷井;豈知妲己

以邪淫壞主上之綱常,有傷於風化,深辱天子,其惡不小。我邑考寧受萬

刃之誅,豈可壞姬門之節?死九泉之下,何以相見始祖哉?」且說妲己見

邑考俯伏不言,又見邑考不感心情,並無一計可施。妲己邪念不絕:「我

到有愛戀之心,他全無顧盼之意,也罷,我再將一法引逗他,不怕他心情

不動耳。」妲己只得命宮人將酒收了,令邑考平身曰:「卿既堅執不飲,

可還依舊用心傳琴。」邑考領旨依舊撫琴,照前勾撥多時,妲己猛曰,「我

居於上,你在於下。所隔疏遠,按弦多有錯亂,甚為不便,焉能一時得熟?

我有一法,可以兩邊相近,又便於按納,有何不可?」邑考曰:「久撫自

精,娘娘不必性急。」妲己曰:「不是這等說,今夜不熟,明日主上問我,

我將何言相對?深為不便。可將你移於上坐,我坐於懷內,你拿著我雙手,

撥此弦,不用一刻即熟,何勞多延日月哉?」把伯邑考嚇得魂遊萬里,魄

散九霄;邑考思量此是大數已定,料難出此羅網,必竟做個青白之鬼,不

負父親教子之方,只得把忠言直諫,就死甘心。邑考正色奏曰:「娘娘之

言,使臣萬載竟為狗彘之人!史官載在典章,以娘娘為何如后?娘娘乃萬

姓之國母,受天下諸侯之貢賀,享椒房至尊之實,掌六宮金闕之權。今為

傳琴一事,褻尊一至於此,深屬兒戲,成何體統!使此事一聞於外,雖娘

娘冰清玉潔,而天下萬世又何信哉?娘娘請無性急,使旁觀者有辱於至尊

也。」把妲己羞得撤耳通紅,無言可對,隨傳旨:「命伯邑考暫退。」伯

邑考下樓回館驛不題。且說妲已深恨:「這等匹夫!輕人如此。我本將心

託明月,誰知明月滿溝渠?反被他羞辱一場。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

恨!」妲己只得陪紂王安寢。次日天明,紂王問妲己:「夜來伯邑考傳琴,

可曾精熟?」妲己枕邊挑剔,乘機奏曰:「妾身啟陛下!夜來伯邑考無心

傳琴,反起不良之念,將言調戲;甚無人臣禮,妾身不得不奏。」紂王聞

言,大怒曰:「這匹夫焉敢如此?」隨即起來整飭用膳,傳旨宣伯邑考。

邑考在館驛聞命,即至摘星樓下候旨。王命宣上樓來,邑考上樓叩拜在地。

王曰:「昨日傳琴,為何不盡心傳琴?反遷延時刻,這有何說?」邑考奏

曰:「學琴之事,要在心堅意誠。」妲己在傍言曰:「琴中之法無存,若

仔細分明講的斟酌,豈有不精熟之理?只你傳習不明,講論糊塗,如何得

臻其音律之妙?」紂王聽妲己之言,夜來之事,不好明言,隨命邑考:「再

撫一曲,與朕親聽,看是如何?」邑考受命,膝地而坐,撫弄瑤琴;自思

不若於琴中寓以諷諫之意,乃歎紂王一詞曰:「一點忠心達上蒼,祝君壽

算永無疆;風和雨順當今福,一統山河國祚長。」
紂王靜聽琴內之音,俱是忠君愛國之意,併無半點欺謗之言,將何罪於邑

考?妲己見紂王無有加罪之心,以言挑之曰:「伯邑考前進白面猿猴,善

能歌唱,陛下可曾聽其歌唱否?」紂王曰:「夜來聽琴有誤,未曾演習;

今日命邑考進上樓來,以試一曲何如?」邑考領旨到館驛,將猿猴進上摘

星樓,開了紅籠,放出猿猴。邑考將檀板遞與白猿,白猿輕敲檀板,宛轉

歌喉,音若笙篱,滿樓暸亮。高一聲如鳳鳴之音,低一聲似鸞啼之美。愁

人聽而眉皺,歡人聽而撫掌,泣人聽而止淚。紂王聽之,顛倒情懷,妲己

聞之,芳心如醉;宮人聽之,為世上之罕有。那猿猴只唱得神仙著意,嫦

娥側耳;就把妲己唱得神蕩意迷,情飛心逸,如醉如癡,不能檢束自己形

色,將原形都唱出來了。只白猿乃千年得道之猿,修的十二重樓,橫骨俱

無,故此善能歌唱。又修成火眼金睛,善看人間妖魅。妲己原形現出,白

猿看見上面有個狐狸,乃妲己本相。白猿雖是一個得道之物,終是一個畜

類。此猿將檀板擲於地下,向九龍侍席上一攛,劈面來抓,妲己往後一閃;

早被紂王一拳,將白猿打跌在地,遂死於地下。眾宮人扶起妲己曰:「邑

考明請猿猴,暗為行刺,若非陛下之恩相救,妾命休矣。」紂王大怒,喝

左右將,「伯邑考拿下,送入蠆盆。」兩邊侍御官將邑考拿下,邑考厲聲

大叫冤在不絕。紂王聽邑考口稱冤枉,命:「且放回。」紂王曰:「你這

匹夫!白猿行刺,眾目所視,為何強辯,口稱冤在何也?」邑考泣奏曰:

「猿猴乃山中之畜,雖修人語,野性未退;況猴子性喜果品,不用煙火之

物。今見陛下九龍侍席之上,百般果品,心中急欲取果品。便棄檀板,而

攛酒席,且猿猴手無寸刀,焉能行刺?臣伯邑考世受陛下深思,焉敢造次;

願陛下究察其情,臣雖寸碟,死亦瞑目矣!」紂王聽邑考之言,暗思多時,

轉怒為喜曰:「御妻邑考之言是也。猿猴乃山中之物,終是野性。況無刃

豈能行刺?」既赦邑考,邑考謝恩。妲己曰:「既赦邑考無罪,你再將瑤

琴撫弄一奇詞異調,琴內果有忠良之心便罷,若有傾危之語,決不赦饒。」

紂王曰:「御妻之言甚善。」邑考聽妲己之奏,暗想:「這一番,諒不能

脫其圈套,就將此殘軀以為直諫,就死萬刃之下,留之史冊,見我姬姓累

世不失忠良。」邑考領旨坐地,軌於膝上撫琴一曲。詞曰:「明君作兮,

布德行仁;未聞忍心兮,重斂煩刑。炮烙熾兮,筋骨粉;蠆盆慘兮,肺腑

驚。萬姓汗血,竟入酒海;四方脂膏,盡懸肉林。杼抽空兮,鹿臺財滿;

犁鋤折兮,鉅橋粟盈。我願明君兮,去讒逐佞;整飭綱紀兮,天下太平。」
邑考撫罷,紂王不明其音:妲己妖魅,聽得琴中之音,有謗毀君王之言。

妲己以手指邑考罵曰:「大膽匹夫!敢於琴中暗寓謗毀之言,辱君罵主,

情殊可恨;真是刁惡之徒,罪不容誅!」紂王問妲己曰:「琴中謗毀,朕

尚不明。」妲己將琴中之意,細說一番;紂王大怒,喝左右來拿。邑考奏

曰:「臣遠有結句一段,試撫與陛下聽完。」詞曰:「願王遠色兮,再正

綱常;天下太平兮,速廢娘娘。妖氣滅兮,諸侯悅服;卻淫邪兮,社稷康

寧。陷邑考兮,不怕萬死;絕妲己兮,史氏傳揚。」
邑考作歌已畢,回手將琴隔侍席打來,只打得盤碟紛飛;妲己將身一閃,

跌倒在地。紂王大怒曰:「好匹夫!猿猴行刺,被你巧言說過,你將琴擊

皇后,分明弒逆,罪不容誅!」喝左右侍駕曰:「將邑考拿下摘星樓,送

入蠆盆。」眾宮人扶起妲己奏曰:「陛下且將邑考拿下樓去,妾身自有處

治。」紂王聽妲己之言,把邑考拿下樓;妲己命左右取釘四根,將邑考手

足釘了,用刀碎剁。可憐一聲拿下,釘了手足。邑考大叫,罵不絕口:「賤

人!你將成湯錦繡江山,化為烏有。我死不足惜,忠名常在,孝節永存。

賤人!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後定為厲鬼,食汝之魂!」可憐孝子為父朝

商,竟遭萬刃剁屍;不一時將邑考剁成肉醬。紂王命付於蠆盆,餵了蛇蝎。

那妲己曰:「不可,妾聞姬昌號為聖人,說他能明禍福,善識陰陽。妾聞

聖人不食子肉,今將邑考之肉,著廚役用作料做成肉餅,賜與姬昌。若昌

竟食,此人妄誕虛名,禍福陰陽,俱是謬說。庶可赦宥,以表皇上不殺之

仁。如果不食,當速斬姬昌,恐遺後患。」紂王曰,御妻之言,正合朕意。」

速命廚役將邑考肉作餅,差官送往羑里,賜與姬昌。不知西伯性命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奉禦官讀詔已畢,百官無可奈何,紛紛議論不決,亦不敢散,不知行刑旨已出午門了。這且不表。單言上天垂象,定下興衰,二位殿下乃封神榜上有名的,自是不該絕命。當有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廣成子,只因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殺戒,昆侖山玉虛宮掌闡道法,宣揚正教,聖人元始天尊閉目講筵,不闡道德。
  •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上)

      燕山此際瑞煙籠,雷起東南助曉風:霹靂聲中驚蝶夢,電光影裏發塵蒙。三分有二開岐業,百子名全應酆;上世卜年龍虎將,興周滅紂建奇功。

  • 第十一回   裏城囚西伯侯

      不題二候家將星夜逃回,報與二侯之子去了。且說紂王次日升顯慶殿,有亞相比干具奏收二臣之屍,放歸姬昌回國。天子准奏,比干領旨出朝。

  •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金光洞裏有奇珍,降落塵寰輔至仁;周室已生佳氣色,商家應自滅精神。從來泰運多梁棟,自古昌期有劫;戊午旬中逢甲子,漫嗟朝盡夜沉淪。

  •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天然頑石磯得先,結就靈胎已萬年;吸月餐星探地窟,填離取坎複天乾。漫誇步霧興雲術,且聽吟龍嘯虎仙;劫火運逢難措手,須知邪正有偏全。

  •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仙家法力妙靈量,起死回生有異方;一粒丹砂歸命寶,幾根荷葉續魂湯。超凡不用骯髒骨,入聖須尋返魂香;從此開疆歸聖主,岐周事業藉匡襄。

  •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子牙此際落凡塵,
      白首牢騷類野人;
      幾度束身成老拙,
      三番涉世反相嗔。
      溪未入飛熊夢,
      渭水安知有瑞麟?
      會際風雲開帝業,
      享年八百慶長春。

  •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妖孽頻興國勢闌,大都天意久摧殘;

    休言怪氣侵牛斗,且俟精靈殺豸冠

    千載修持成往事,一朝被獲苦為懽;

    當時不遇天仙術,安得琵琶火後看?

  •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蠆盆極惡已瀰天,

      宮女無辜血肉朘,

      媚骨己無埋玉處,

      芳魂猶帶穢腥羶。

      故園有夢空歌月,

      此地沉冤未息肩;

      怨氣漫漫天應慘,

      周家世業更安然。

  •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渭水潺僝日夜流,

    子牙從比獨垂鉤;

    當時未入飛熊夢,

    幾向斜陽嘆白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