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精神健康/調查報告:民眾不夠愛惜生命

2006年142萬成年人想自殺 關心與分享是維持精神健康的兩大重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精神健康基金會昨天發表「2006民眾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民眾精神狀態整體健康,但估計142萬人曾有輕生念頭,41萬多人確實採取行動,其中13萬人自殺兩次以上,顯現出民眾在「愛惜生命」的態度上有待加強。此項調查同時發現,關心與分享是維持精神健康的兩大重點。

據中央社報導,這項調查在去年11月進行,以1,122位成年人為對象,男女及縣市比例皆依照人口統計數字做調整。民眾的精神健康分數為82.63分,比2年前的80.2分微幅增加,身心健康、個人價值、生活掌握與家庭健康等四大面向,平均分數也高於2年前。

有鑒於近年來民眾常因無法承受債務、工作或感情等生活壓力而走上絕路,這次問卷調查特別加入「請問過去一年,您曾有結束生命的想法嗎?」和「請問過去一年,您是否曾出現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兩個問題,希望能藉此瞭解精神健康與結束生命行為的相關性。

此項調查同時發現,關心與分享是維持精神健康的兩大重點,有結束生命想法和行為者的健康分數最低,可見多關心、多分享能夠有效減少其想法與行為,避免不可挽回的後果;而能每天與他人分享者,精神最健康。

精神疾病占自殺案例七成

精神健康基金會指數組召集人、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指出,經濟、工作、感情的壓力事件愈大,確實和自殺意圖和自殺行為成正比。

台北市立聯合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政勳進一步表示,精神疾病、家庭問題、感情問題、經濟財產問題等是自殺的常見原因,其中又以精神疾病的原因最為主要,大約占自殺案例的70%,而精神疾病的患者當中,約有20%會有自殺行為。

醫師:應重視憂鬱症問題

李政勳醫師特別強調,精神疾病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憂鬱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就明確指出,憂鬱症是新世紀的三大疾病,與癌症及愛滋病並駕齊驅。李政勳醫師還表示:「就是其它的感情問題、家庭問題、工作問題、經濟問題等這些常見的自殺原因,也很容易演變成憂鬱症。」

至於憂鬱症的預防,李醫師表示,在個人方面應該從小培養情緒調節的能力,注意身體及心靈健康,從事正當休閒活動,遇到生活上的任何問題應勇於求助;在社會方面,應建立良善、正面的社會價值觀,重視互相扶持接納弱者,此外應有完善的的心理諮詢系統,便利病患獲得心理輔導。◇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