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界不設防 農技外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除了種苗之外,農業技術外流中國的情況也同樣值得憂心。新華社最近報導,有二百六十多人次的台灣農業專家,帶著蘆筍、糧食、蔬菜等兩百七十五個品種和農藥、器械等,到福建東山島交流農業技術,一年創造五億多人民幣的產值。

中國拉攏台灣專家

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學農業教授透露,為了取得台灣農業生物科技技術,中國近年來積極拉攏台灣農業專家,尤其是大學教授,對岸使盡各種方式吹捧,甚至重金禮聘,並順道招待前往旅遊,讓台灣學者充分感到「禮賢下士」,在寒暑假期間,赴中國短期講學、演講等,進行所謂學術交流,這些學者專家在毫無戒心下傾囊相授,政府卻無法可管、莫可奈何。

農委會警覺性不夠

農委會科技處對此表示,目前僅對研究中的敏感農業技術輸出有限制,其他並無管制,當然也無法限制學者到中國的講學內容,畢竟透過技術、學術交流,大家互相討論、切磋,才有促進新科技發展的機會;況且單純把技術帶過去,不同的土壤、氣候條件,是無法栽培出一模一樣的農產。

對農委會的說法,這位教授批評「警覺性不夠」,在兩岸特殊的關係下,進行科技交流須格外謹慎。事實上,大學教授是最有可能接觸到農業先進科技的人,許多還是國科會、農委會的委託研究案,換句話說,台灣政府拿納稅人的錢來研發,最後卻被帶到中國,壯大中國,再反過來威脅台灣的農業外銷市場。

政府可能基於尊重學術自由或信賴學者,並未對農業高科技委託案或計畫案,附加保密規定,但他認為,仍應比照電子高科技產業,訂出科技輸中的明確規範,而非放任而行,否則將嚴重傷害依賴台灣這片土地生存的農民。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