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感恩圖報

李劍
font print 人氣: 221
【字號】    
   標籤: tags: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的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好辦法。

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 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划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吳國。」說著,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腋窩下面,跑到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裡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麼會來這裡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為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統統被叫來這裡。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只要誰能夠請伍將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父親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伍子胥帶著感激的語氣說:「因為你父親救了我,我才能夠活著當上大將軍。我怎麼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

伍子胥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統統帶回去。打漁郎高興的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為了報答打漁郎的父親幫助過他,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漁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感恩圖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後來我們就用成語「感恩圖報」來表示要感謝別人給自己的恩惠,並希望有朝一日予以報答。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現在人們在鼓勵人家要勇于面對困難的挑戰,要有恒心、有毅力的時候,都會說,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 〔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林志青/綜合報導〕面對外界對於十二年國教疑慮頗多,行政院昨日與教育部再度會商,蘇揆指示教育部儘速提出完整說帖。教育部長杜正勝(圖中紅領帶者)昨天上午參加走路上學日活動,麗林國小六年級陳姓女童現場問起三隻小豬的成語故事,杜正勝面對學童突然提問,扮起說故事爺爺,將三隻小豬故事完整呈現。(記者林志青攝)
  • 「道不拾遺」的句子下面往往會接「夜不閉戶」這句話。這兩句成語的意思是用來形容社會的良善風氣。也就是說財物要是遺失在路上,誰看見了都不會有人將它佔為己有的;晚上不須要關緊門窗也不會遭小偷的,人民安居樂業的過日子。
  • 有一次禹乘車出外巡視,見到有個犯罪的人被押著走過。禹吩咐把車停下,問道:「這人犯了什麼罪?」
  •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大軍到咸陽後,進入秦宮探看。但見宮室華麗,各處寶物不計其數,都是他從未見過的。每到一處,許多美麗的宮人向他跪拜。劉邦越看越感到新奇,興味也越來越濃。於是,他打算就住在宮內享受一番。
  •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故事來自西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時代,講了兩個關係密切,互相依存的國家,如何雙雙走向滅亡的故事,它們滅亡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性的弱點被敵人攻入了。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說「病在膏肓」是指一個人已經無藥可救了。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膏肓是在人體的什麼地方?為什麼「病入膏肓」就無藥可救?這成語是出自哪本古籍?
  • 《聽故事的天使》,每天都有好故事。每位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天使,在價值觀不斷變化的時代裡,《聽故事的天使》節目製作群願意為您的孩子撐起一片純淨的天空。
  • 老虎,百獸之君。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先民以老虎表達不同的心聲,演繹為固定成語,其中既有先人對生命的慈愛與認知,先賢的威武和勇猛,也有處理兵事的機警。虎君演繹的正反兩派,在歷史上深入民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