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防治心血管疾病 怎麼吃才好?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9日訊】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
原則一:降低油脂、膽固醇。

食物的選擇上,除了「看得見的油脂」食物,如:肥肉、培根、雞鴨皮、豬皮、魚皮外,更應減少「看不見的脂肪」的食物,例 如:加工食品(熱狗、貢丸)、堅果類(瓜子、花生)、甜點(蛋糕、冰淇淋、奶精)等含油量多,應適量食用。對於食物的烹調,亦應拒絕用油量高的烹煮方式,尤其是油炸、油煎或油炒的食物。因此烹調方式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燒烤或清燉等,還是能製作成多樣化、味美的菜色。除此之外,最好也能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包括:內臟(腦、肝)、牛油等,每週以不超過攝取二個蛋黃為原則。

原則二:減少鹽分的攝取。

鈉是礦物質的一種,主要是控制體內水分的平衡,當攝取過多時,會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增加血壓及心臟負擔,因此限制鈉量是預防高血壓的重點。鈉的主要來源是食鹽,為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降低調味料的使用,包括食鹽及味精。

原則三:減少精緻醣類的攝取—降低甜食。

糕餅、小西點、甜飲料等含糖量高之食物宜少吃,避免過胖,減少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

原則四: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

多吃高纖維的蔬菜、全榖類食物、或未加工的豆類,如葉菜類、竹筍、蒟蒻、糙米、燕麥、黃豆、紅豆、綠豆等,不僅可以預防便秘、降低血壓、還可減少血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但一般市面上的餐飲,常為了菜色的美觀,大量使用油脂烹調,因此在多吃蔬菜的同時,可利用瀝油、過水等小技巧來降低油脂的攝取。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