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聯新路線評價兩極 立委勤走基層拼選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6日報導】立委選舉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王家俊台北六日電)前總統李登輝於農曆年提到思考台灣團結聯盟改名,並走擱置政黨對立、經濟民生的中間偏左路線。經過幾個月,台聯黨內對改名尚無定論,至於中間偏左的路線看法也兩極,面對年底選戰,立委們仍以勤走基層力拚。

在立委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衝擊下,小黨生存勢必被壓縮,為了與民進黨區隔,台聯想轉型,另闢蹊徑,於是改走中間偏左、民生議題,爭取選民認同。

台聯黨籍立委羅志明(高雄市)說,中間偏左路線,一開始招致批評,現在泛綠選民漸漸了解,大家經過冷靜思考,接受度越來越高。現在出去比較沒有人在罵,只剩下零星的地下電台跟深綠基層民代在操弄,對台聯選舉越來越有幫助。

他說,有大學做的政黨民調顯示,台聯黨支持度有三點五到三點八,過去頂多二點多就不錯了,顯見新路線對吸收淺綠、中間選民有幫助。基本上,區域立委還是靠勤走基層努力,若實力相當,台聯跟民主進步黨立委捉對廝殺,不見得屈居下風,政黨票還有賺。

不過,另一位台聯黨籍立委廖本煙(台北縣)不以為然。他說,台聯的政黨形象看不出來有因「中間偏左」路線變好了,基層反應很冷淡,不少選民認為,台聯走回原來的深綠路線比較好,那樣才主軸明確。

廖本煙分析,中間偏左與關心民生議題是很好的政策跟訴求,不過黨中央推動的時機不對,畢竟這次立委選舉是首度採單一選區兩票制,跟過去複數選區很不一樣,兩軍交戰卻臨時在陣前「更弦易轍」,絕對是兵家大忌。

台聯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曾燦燈則說,李登輝相關談話效應,短期內讓台聯成為議題焦點,儘管引發獨派反彈,長時間來說「短空長多」,民主進步黨也很緊張。他認為有助拉抬台聯氣勢,爭取中間選民認同,應可避免黨泡沫化。

對於台聯的路線問題,受邀參與台聯座談會的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認為,政治上「中間偏左」的「中間」無法界定,易被誤導是個沒有意義的概念。他建議台聯可將「中間偏左」化為與民眾相關的具體政策,例如國民年金、改革百分之十八優惠存款利率等。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蕭新煌也建議,台聯可著墨內政、外交、福利稅制、生態環保等議題,向基層表達台聯就是主張「政府要有力有效、社會要公平、弱勢要照顧、社區要有聲」。

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坦承,講「中間偏左」太學術,希望台聯立委到基層時用一些簡單的政治語言,直接表達台聯要照顧窮人,要打破不公平。

政治現實上,台聯立委在各選區普遍遇上民進黨選將,出走空間不大,外界也不看好泛綠間有協調或禮讓空間,加上泛藍強敵環伺,台聯有場硬仗要打。在改黨名與修改政黨路線上,黨內至今沒有定論,凸顯小黨面對新選制的焦慮與不確定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