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吳體制 難脫一人之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一如預期,中國國民黨的新任主席已經由吳伯雄當選,選前,吳伯雄曾發出未來將「強勢領導」的豪語,企圖向國民黨員展現魄力,但橫陳在新主席面前的艱鉅挑戰其實並不在此,在於黨的領導人是否能做到捨棄自我、大公無私?

一個由特定總統參選人「指定」產生的黨主席,最大的詬病就是他是否早有特定立場?王金平決定不參加總統黨內初選登記,抗議的就是這樣的因人設事,而這正是國民黨能否「團結」的根源因素。

吳伯雄未就癥結回應,卻離題的說「為了黨的團結將強勢領導」,除了放狠話的意義,並沒有一點形塑團結的實益。照如此邏輯發展下去,國民黨走向分裂已經可以預見!

「強勢領導」這個字眼並不是首度出於吳伯雄之口,國民黨內與「伯公」長期共事的人就笑稱,一九九七年因發生劉邦友血案造成桃園縣長補選時,組織部門建議吳伯雄不必返鄉助選,否則去一次票會少一萬票,然吳執意為之,結果他回鄉十一次,果然國民黨最後輸了十一萬票。在黨秘書長時代,吳伯雄要強勢領導,最後是縣市長選舉大敗,辭職下台收場。

過去國民黨擁有豐厚的黨政資源,尚且如此,何況今日在野的光景,這正是黨內不乏對此嗤之以鼻的原因。事實上,只有在威權時代,才會崇尚所謂的「強勢領導」,也只有缺乏自信的人,才要用此妝點門面;民主時代,講究的應是協調整合、資源共享,吳伯雄擺出的架式剛好背道而馳。除了馬首是瞻、唯馬是從的「一人」之私,吳氏兩代三人同時爭奪有限政治資源,是否坐實「一家」之私?國民黨內早就私下議論紛紛!有人就質疑伯公若要強勢,應立即號令他的兩個兒子退出立委選舉,宣示絕對大公無私,才有資格談領導。

「馬吳體制」的意義,倘若是一人用參選總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一人把爭取黨主席視為人生美好句點,國民黨還會有什麼希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