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年老店商務印書館 傳統與現代並進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十七日電)五月十八日是商務印書館成立一百一十週年慶。台灣商務印書館1947年在台創業營運,到2007年已經有六十年的歷史,加上大陸時期商務印書館的五十年,正好是一百一十年,可說是現存最悠久的出版事業,也是台灣地區出版史上重要的百年老店。

一百多年來,隨著時代變遷,商務印書館堅持傳統與現代並進,一方面引進世界最新知識,另方面也致力發揚傳統文化,協助教育國民,促進國家發展。在百年劇變的時代裏,商務印書跨越了清末、抗戰和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三個重要階段。

商務印書館創立於1897年,當時正值中日甲午戰敗之後,1895年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等地割讓給日本,民心激憤,有識之士體會到如果不師法西方國家,變法圖強,將有滅種亡國之虞。許多國民開始學習外國語言,尋求閱讀西方國家的新知識,在這種時代環境的需求下,四位來自上海洋人印書館的先驅:高鳳池、夏瑞芳、鮑鹹昌、鮑鹹恩,集資創辦了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在接洽印刷業務之餘,出版了一套漢英對照的讀本「華英初階」和「華英進階」,獲得社會熱烈的迴響。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許多逃過一劫的維新人士離開官場,流落民間,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蔡元培等人繼續從事宣揚變法圖強的工作。離開學部的張元濟,在上海南洋公學主持譯書院,於1902年接受夏瑞芳邀請,加入商務印書館,創辦編譯所,相約「吾輩當以扶助教育為己任」,從此帶領商務印書館走上出版書籍、教育民眾的艱辛道路。

張元濟在商務印書館主持編譯工作二十年,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辭典、珍本古書影印為主,至1920年共計出版三千五百二十二種書、九千一百零七冊。鑒於西方文化對中國影響日深,中國正處於急需變法圖強,迎頭趕上西方現代化的階段,社會上對吸收西方文化知識頗為殷切。為了向社會知識份子提供西方知識,張元濟特別聘請胡適博士主持編譯工作。

胡適任職兩個月提出一些建議,同時推薦他的老師王雲五接替這項工作,開啟商務印書館第二階段的發展,王雲五在編譯所八年,大量出版各種書籍。

王雲五一度因不願處理勞資問題而離開商務印書館一段時間,但在商務印書館總經理鮑鹹昌病逝時,他又受邀回任總經理職務,帶領商務印書館度過「一二八松滬戰役」、「八一三上海戰役」以及對日抗戰期間的困境。

抗戰勝利後,商務印書館在復員的過程中,逐漸受到內戰局勢的影響,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後,國民政府遷到台灣,香港仍在英國政府管轄之下,兩岸三地並存發展的時代來臨。北京商務、台灣商務、香港商務,各自經營發展六十年,各有一片天。

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商務印書嚐試多角經營,發展相關產業,形成一個商務集團。

1897年創業之初,商務印書館設立了印刷廠。張元濟進館後,以出版為主業,開始大量編印中小學教科書、創辦雜誌、編印字典、設立學校、翻譯西方經典名著、設立各地分館、擴大營業範圍。除設立鐵工製造部、製作印刷機器與理化儀器,經銷原版西書,製造教育幻燈片,甚至還拍攝教育電影、新聞片、劇情片、紀錄片,製造中國第一部中文打字機,形成龐大的事業集團。

出版不忘教育,張元濟在清朝光緒政府服務時,曾經主辦通藝學堂,傳授外國語文,培養語言翻譯人才。1902年加入商務印書館後,創設了小學師範講習班和附屬小學,運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教育書籍與課本,培養教育人才,普及小學教育。後來還陸續開辦商業補習學校藝徒學校、函授學校,並於1924創辦「上海國語師範學校」,聘請吳稚暉擔任校長,為中國的師範教育作出很大的貢獻。

電影事業是商務印書館投資的社會教育事業,營運之初試拍新聞短片,1918設立活動影戲部,1926年部門改組為國光影片公司,獨立經營,這是中國人最早經營的電影公司。從1918年起的八年內,陸續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劇情片「天女散花」、「春香鬧學」,還拍攝了教育片「兒童教育」、「養真幼兒院」等,但因市場有限,投資太大,公司成立一年就結束業務了。

知識與休閒並重,刊印雜誌是商務印書館的另一項重要事業。1904年創辦的「東方雜誌」是商務印書館的重要刊物。

1949年之後,上海的商務印書館改組為北京商務印書館,走上公私合營的道路。香港商務印書館已經成為「中資企業」,參加了中資合辦的香港聯合集團,走出一片天。台灣商務印書館以私人企業身份在台經營六十年,是一個成功的出版事業,正在積極出版符合現代需求的各種書籍。現在商務印書館已化身為五個獨自經營的企業。

一百多年來,商務印書館始終以「出版好書、貢獻社會」為己任,不但追求傳統中的現代,也發揚現代中的傳統,讓傳統與現代並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