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農族遷徙十字路口 天使的眼淚─嘉明湖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霧鹿國小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二)(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七日電)嘉明湖,位於海拔三千三百公尺,純淨美麗,有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叫做─天使的眼淚;不過,在一、兩百年前它是驍勇善戰的布農族遷徙的十字路口,也是擊退鄒族的古戰場。

布農族是台灣的高山族群,也是居住在最高海拔的原住民,早期活動在中央山脈二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山,大部分集中在西部高山,以狩獵維生,各家族有家族的獵場,互不侵犯。

十八世紀後,西部布農族發生兩次大遷徙,第一次遷至花蓮的大分山,大約二百年前,大分的布農族再度遷徙,開始往下遷徙至海拔一千至二千公尺的高度。

布農族文史工作者阿力曼調查,從花蓮卓溪鄉大分山遷徙的布農族人,到了嘉明湖後,一支往西走遷至高雄桃源的梅山,一支往東到台東利稻,一支往北至台東加拿、龍泉一帶。因此嘉明湖是布農族第二次遷徙的十字路口。

阿力曼說,沿著嘉明湖往向陽、啞口大崩壁、大關山箭竹林至向陽這個步道,也就是南橫公路沿線這支布農族遷徙下山的足跡,因此霧鹿國小畢業生沿著祖先的足跡,回到當時族人分散的十字路口,相當有意義。

其次,嘉明湖、三叉山、饅頭山這塊廣大的高原,過去也是布農族擊退鄒族的戰場,布農族人擊退搶奪獵場的對手後,就會圍繞著嘉明湖「報戰功」,向部落婦女誇耀自己的戰績。

阿力曼說,台灣過去兩支高山族群─鄒族和布農族,兩族群同樣是奔馳於中央山脈,獵場重疊,發生過多次激烈戰爭,善於高山作戰的鄒族勢力範圍一度擴張至向陽山,布農族終於在嘉明湖展開全力反擊,終於在嘉明湖擊退鄒族,鄒族從此未再越過向陽山。

一百多年後,霧鹿國小布農族的小朋友再度回到嘉明湖,鳴唱「八部合音」,渾厚的聲音,穿透一層又一層的雲霧,繞過一座又一座山頭,告訴祖靈「子孫回來了」!在嘉明湖畔「報戰功」,告訴祖靈,「我們也有這個能力登上嘉明湖,我們留著高山的血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