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主流醫學能否接受 才是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田瑞華/台北報導〕國內近年積極發展生技產業,中草藥新藥研發與應用向來被視為具有相當優勢與潛力的方向之一,學者指出,奠基在幾千年以來的使用經驗上,中草藥新藥研發可縮短尋找有效成分的摸索期,在研發初期的失敗機率比西藥來得小。但未來,研發成功的新藥是否能打入主流藥品市場、被主流醫學所接受,仍然是一大挑戰。

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所長吳天賞表示,雖然中草藥新藥研發可能比西藥新藥來得快速,但從找到有效成分到完成臨床試驗仍是一段很長的過程。在研發產品還沒有取得上市許可、甚至實質獲利之前,就需花費相當大的投資,以跨國、大規模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為例,「其投資可能視不同疾病、試驗規模,從幾億元到一、二十億元都有,除非是大財團,一般公司很難獨力負擔」。

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中草藥計畫主持人柯逢年也指出,國內中藥廠或生技業者的資本多不夠大,而有心從事研發者,有的又受制於當前市場環境的條件,如健保逐年調降藥價,致業者對於投入研發多望之卻步。對此,政府應引導非生技產業、穩定大量的資金投入。

此外,工研院生醫所醫藥技術組組長李連滋指出,未來如果有成功研發的中草藥新藥,是否能被主流的醫學和藥品市場接受並廣泛使用,仍是一大挑戰。例如中西醫在當前的藥政法規裡是兩套不同的系統,現在以西藥劑型研發的中草藥新藥,未來是取得中藥或西藥的藥物許可證,將會影響中西醫的處方權際,也要看醫師的接受度。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