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崛起 台灣外交苦撐但不放棄爭取邦交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十四日電)近年中國政經勢力崛起,嚴重衝擊台灣外交。外交核心官員形容台灣的外交情勢是「苦撐待變」,馬拉威斷交只是身上被人再插一刀,頂多斷了手腳,還不算傷到要害。外交部長黃志芳日前已言明,台灣不會坐以待斃,也會有禦敵之策,不放棄爭取任何一絲建交的機會。

外交部晚間宣布,即日起中止與馬拉威的外交關係,使台灣的邦交國減為二十三個。從新華社發布訊息來看,馬拉威的總統與國會事務部長卡松加早已在去年耶誕節假期時與中國外長楊潔篪簽署建交公報。

對此,台灣外交部其實已有所掌握,但在馬國政府聲聲保證邦誼不變下,外交部長黃志芳還是決定親自前往馬國鞏固邦交,此招一出,馬國一時反應不及,只能搬出總統莫泰加休年假的藉口,但人卻出現在馬國南部,謊言不攻自破。儘管黃志芳無功而返,但也充分曝露馬國已心向中國。

中國近年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台灣僅有的二十多個友邦實在守得辛苦。對外交部來說,友邦早已是烽火遍地,不論是區域大國如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馬紹爾群島,還是戰略價值高的巴拿馬,抑或是天然資源豐厚的查德、馬拉威,都是中國鎖定攻擊的重點目標。

外交官員分析,除了上述友邦,中國更利用台灣邦交國內部政權輪替之際予以重擊,企圖影響選舉結果迫使轉向。多元策略加上天文數字的金援誘惑,只有少數友邦能被台灣穩住。遺憾的是,這兩年還是掉了查德、哥斯大黎加及馬拉威等友邦,特別是哥國,更撼動台灣多年在中美地峽的外交版圖,迫使總統及外長必須多次出訪,並透過美國的拉力,力穩周邊友邦的邦誼。

外交官員說,對台灣來講,身上已被人身插多刀,但要害必須保護好,這個要害就是中美洲,外交部會衡量一年九億美元的預算資源,加重運用在這個區塊,以免血流不止。

他也認為,外交部這兩年不止得穩固邦誼,還得應付與美國互信降低的情勢,早已心力交瘁,但也只能「苦撐待變」,端看兩岸關係、台美關係能否有更建設性的發展,以及中國內部發展的各種態勢,以尋求台灣外交的出路。

馬拉威斷交,下一個是哪個友邦?黃志芳給了個最模糊卻也是最實際的答案:「二十三個邦交國,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官員說,台灣不會坐以待斃,中國有超過一百五十國的邦交國,終會有百密一疏,中國有屢攻之計,台灣也備好禦敵之策,去年突襲成功的聖露西亞即為明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