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環境死角多 殺菌消毒各有對策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六日電)流感步入流行高峰,腸病毒七十一型又發威,由於生活環境有許多死角潛藏病毒細菌,例如手機、電話、門把、鍵盤、公用報章雜誌、醫師的領帶等,醫師今天建議,應採用不同等級的消毒滅菌,配合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可預防傳染。

許多抗菌產品常會採取「牙刷上的細菌比馬桶蓋還多」之類的恐怖訴求,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認為,僅看細菌數量沒有太大意義,而要視細菌毒性、環境中的感染途徑、個人抵抗力而定,而且抗菌是消滅細菌,不完全等於消滅病毒,不需要把醫院級的消毒滅菌產品搬到家中使用。

謝思民指出,洗手是最基本的預防感染方法,尤其人常在不自覺之間揉眼睛、挖鼻孔,讓手上摸到沾上的病毒細菌從黏膜入侵人體,一般人用肥皂正確洗手就可清除手上大部分的病菌病毒,如無清水肥皂,可改用乾洗手等含酒精的清潔用品。

由於最近天冷,民眾待在密閉不通風室內的時間變長,往往一人感冒或流感,全班、全辦公室、全安親班或托兒病倒一群。謝思民建議,載口罩可阻隔空氣中大部分的病菌病毒,比空氣清淨機還有用,幼兒玩具可天天以清潔用品擦拭,每週清洗一次。

他說,個人除勤洗手、問好時拱手不握手、最好保持一公尺以上距離外,亦可留心死角,至少要每週清潔一次,有人生病要增加頻率。這些死角包括手機、電話、門把、鍵盤等,尤其手機和電話筒,可噴灑含酒精的清潔用品,或是包上套子以便經常清潔。

進出醫院診所時則有另一套自保之道,禾睿牙醫診所醫師呂睿庭指出,民間在上醫院前、離開診間後都要洗手,回家後換下衣物,生病看病時載口罩,離開醫院診所時即予丟棄,不要捨不得一用再用,變成細菌病毒的溫床。

診間公共的報章雜誌任人翻閱,在流感季節期間,呂睿庭建議,病人候診時應避免翻閱公共書報,或是自備書報打發時間。

醫院診所人來人往,病菌病毒匯集,自有一套醫院的消毒滅菌方法,但是有些細節需要醫療人員配合,呂睿庭舉例說,牙科醫師整天近距離接觸張大嘴的病人,載上兩層口罩自保尚不足,勤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更換手套之外,因為領帶相對較少清洗,所以更要確認領帶要收進衣襟、蓋在白袍下,免得露在外面沾染病原。

此外,張睿庭說,醫護人員將長髮紮起、進出不同診間時的洗手動作,每個病人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墊在診療檯上的紙巾口杯等是否確實更換,都是注意的重點,不但醫療人員可以自保,也可預防病人間的交叉感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