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業者:社會M化 保險需求迥異 宜審慎規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六日電)貧富差距拉大的 M型社會成為現今實際社會現象,對於不同族群來說,保險規劃方向也迥然不同。壽險業者建議, M型社會左端的人,可透過適當的保險規劃讓自己或下一代往中、右方靠攏,避免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中;而右端的人則可透過保險作為投資理財及稅賦規劃工具。

根據主計處統計,10年前富裕家庭年收入約新台幣160 萬元,貧困家庭則約29萬元;但現在富裕家庭年收入提升到約 182萬元,貧困家庭卻僅約30萬元,有錢家庭10年增加22萬元收入,但貧困家庭只多了5831元,考量物價上漲現象後,可能反而不增反減;富裕家庭年收入約為貧困家庭的 6倍。

壽險業者表示,民眾無論屬於 M型社會那一端,生活中均面臨死亡、疾病及意外等潛在風險,因此應將基本的壽險、醫療、意外及防癌險列為必備。其中,對於預算不高的客群,建議先以終身壽險主約附加醫療、意外、防癌附約之「基本型」方式規劃;至於預算充裕者則以「豪華型」方式規劃,除提高終身壽險保額外,醫療及防癌則建議選擇以主約方式規劃,以加強給付內容,並可考慮將重大疾病及長期看護險納入保障範圍。

在進階保障方面, M型左端者應以儲蓄退休、子女教育金為理財目標; M型右端者則以財富傳家、稅賦規劃為訴求。

壽險業者表示,就一般上班族而言,及早選擇適當的保險工具,以節省生活中非必要開銷、透過強迫儲蓄的方式繳交保費,來累積自己資產, M型左端者可點滴累積財富,若理財屬性偏穩健保守者,建議以分紅保單為主,除享有穩健增值外,還有機會參與保險公司經營績效,若可承擔風險,建議以定期定額方式購買投資型保單,除了可提高壽險保障外,萬一有資金需求,還可利用保單借款或部份贖回、彈性繳費方式進行資金調度。

至於高資產、高收入的民眾,則應以稅賦規劃為主軸,讓適當的財富保單化,以降低課稅級距,減少稅賦負擔,讓資產更充分保全,並達到預留遺產稅源的效果。在險種規劃上,例如利變、萬能壽險、躉繳式保單,或短繳費年期的增額型終身壽險都是不錯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