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北榮總宣布 完成台灣首例連鎖換肝手術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七日電)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完成台灣首例連鎖換肝手術,還為接受換肝手術的宋同學、李先生慶祝重生,兩人一同切蛋糕。宋同學感謝捐肝給他的九歲腦死女童,也很開心自己的肝能夠救活另一個人;李先生則當面擁抱宋同學,說今後會好好保養自己,珍惜得來不易的新生。

台北榮總的肝臟移植醫療團隊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接力完成兩例肝臟移植手術,獲得九歲腦死女童捐肝的,是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十六歲的宋同學;宋同學的肝臟則轉捐給罹患肝癌的五十九歲李先生,手術共費時十小時三十分鐘,完成台灣首例「連鎖換肝」案例。

主刀的榮總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劉君恕表示,宋姓少年罹患的疾病,是自體隱性遺傳,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一,致病機轉是因體內缺乏低密度脂蛋白接受器(LDL-R),無法代謝血液中的膽固醇,因為人體約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的LDL-R存在於肝臟,宋同學若沒有接受換肝,血液中的膽固醇無法降低,二十歲前因心肌梗塞死亡機率高。

劉君恕說,接受「二手肝」的李先生,檢查後發現他存在於肝臟外的LDL-R數量正常,雖然宋同學的肝臟內沒有LDL-R,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李先生接受換肝後,日後只要飲食控制得宜,加上服用降膽固醇藥,就可以保持適當的膽固醇濃度,日常生活無礙。

他表示,曾實施過肝臟移植的醫師都知道連鎖換肝手術的困難度,榮總團隊為了這兩次手術,除了事前多次模擬外,實際動員的團隊超過三十人以上,外科醫師就佔了其中八到十二位,至少有四位曾開過肝臟移植手術。

宋同學的母親表示,兒子在兩歲就被診斷出罹患高膽固醇血症,而且從幼稚園起就排入換肝等待名單,自小就長期服降膽固醇藥物,但到了國小六年級就要每星期洗腎一次,所幸兒子相當獨立、早熟,日常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不過臨床統計「活不過二十歲」的陰影卻揮之不去。

宋媽媽說,雖然家人曾想過要捐肝救活兒子,但因基因問題被排除,她很高興兒子能換肝重獲新生,也感謝捐肝腦死女童的大愛,日後全家人都會加強回饋社會。

宋同學說,換肝前除了每星期要洗腎,左手因裝人工血管無法拉提外,生活沒有太多不便,但很高興能換肝,也很高興自己的肝能再救活另一個人;李先生的情緒激動,說自己換肝後會更加注意飲食、多運動,珍惜得來不易的新生。


台北榮總七日舉行記者會,發表台灣首例連鎖換肝手術成功案例。圖為醫療團隊解說連鎖換肝的手術流程。//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