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諾貝爾獎為何與中國無緣?

華風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4日訊】諾貝爾獎令中國尷尬。一百多年來,這個代表了世界尖端科學,記錄了人類傑出貢獻的頂級大獎,一年一度的在歐美以至亞非拉輪轉,唯與中國無緣。曾經有過「科技盛世」、「四大發明」為世界文明奠定過基礎的民族,千年之後,似乎被人類智力的競技場拋棄。每年的「諾貝爾季節」,可望不可及的焦慮,總令國人五味雜陳。

2008年諾貝爾獎陸續公佈了,得主分別為美國人,日本人,法國人和芬蘭人。其中諾貝爾化學獎上榜的美籍科學家錢永鍵,因是華人血統,照片突顯在中國各大媒體,向世界暗示著中國的驕傲。諾貝爾獎無國界,但得獎者有國籍,有人質疑,如果錢永健是本土生長的科學家,能獲得諾貝爾獎嗎?同樣的年齡,在同一片藍天下,他將是「知識青年」,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換言之,中國人拿不到諾獎,並非智商亞於任何民族,而是像「南橘北枳」,是環境和土壤出了問題。

前不久,網上傳出深圳某大學一個處長的位置,引來40個教授爭搶,這在西方學術界真是不可思議。中國教育在追求物質名利中失去了靈魂,社會變成了急功近利的市場。更可悲的是,在中共專制暴政下,「黨的聲音」、「黨的原則」抹殺著一切獨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窒息著一切創造者的空間,自主和創新,在中國意味著危險、貧困及逆境。著名的文學家老舍,曾經是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卻在文革中被逼自殺,如何能奢望中國出現摘取諾獎的天才。

與中國擦肩而過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使人深為抱憾之時,不能不促使中國文人反思。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文學的真實可以摧毀謊言和暴力,有良知的作家,才能寫出震撼心靈的經典。但是現在的中國,有多少真正含有人道精神的作品,有多少敢於匡扶正義的作家,最為典型的是,面對幾千萬因信仰遭受殘酷迫害的法輪功學員,面對他們的苦難、無辜和承受,在鐵血高壓下,中國作家們集體沉默了。失去了對人道理想和人性價值的捍衛與關注的作品,應該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嗎?

對人的良知、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的毀滅,是真正的可怕,一個民族會因此失去了脊樑。慶幸的是,中國有了胡佳、高智晟這樣的「中國良心」,因為他們,民族才不會為此時的無聲而蒙羞;因為他們,諾貝爾獎項中最引人關注的和平獎,出現了中國人權人士入選的呼聲。兩個被中共以「顛覆國家罪」逮捕的「罪犯」,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熱門人選,當然是對它的莫大嘲諷,因此而遭其反對及破壞是必然,因此2008年諾貝爾和平獎與中國無緣亦不足為奇,但中共阻撓國民得諾獎的醜行,也必然將其釘在恥辱柱上。

諾貝爾獎是中國人多年解不開的情結,中國人何時能得諾貝爾獎?以愚之見,不在將來,正是當下。諾貝爾和平獎的金質獎章,背面鐫刻著「為了人類的和平與情誼」的銘文,這個獎的重要價值和根本目的在於「和平」。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中共政權是製造罪惡與恐怖的根源,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退出邪黨,拋棄共產暴政,「斧頭幫」瓦解之刻,即是國人為天下太平、為世界大同作出最大貢獻之時,沒有理由不獲諾貝爾和平獎。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場虛幻的政治盛宴已經收場,「所有不合理的事情一定是一場夢」,當這個綴在深淵中的「仲夏夜之夢」消逝後,中華大地將會上演一場震爍古今的傳奇。
  • 這個像是一場春夢的「泰式民主」,竟折射出「社會主義民主」的死角,面對層出不窮的群體抗暴事件,中共能否放下權力和槍桿子,讓民意決定自己的命運?比起動蕩的泰國,中國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共在「和諧」掩蓋下對人民的鎮壓,使國無寧日,同時也將自己牢牢釘在火刑架上。
  • 毒奶粉事件並非偶然,是毒餃子、毒大米、毒寵物食品等等「中國製造」的一環,這種與官僚勾結、掩蓋真相、大規模生產「毒品」的罪惡,是中共統治下的社會犯罪特徵,是其體制腐化、層層敗壞、從上到下癌變的產物。實質上,中共是真正製毒販毒的機器,不揪出這個最大的不法份子,絕不可能查出真相。
  •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有許多被捲上岸的小魚,張著嘴,困在沙灘的淺水窪裏,用不了多久,那些小魚就會幹死。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彎下腰,撿起小魚,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忍不住過去說:「孩子,這水窪裏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哦?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