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學者:北京必須以創意彈性回應台灣馬政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十九日專電)美國國會研究處兩岸議題專家鄧凱麗最近提出的一份報告指出,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對中國釋出多項善意,北京應該具創意與彈性的回應台灣,包括不再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取消對台軍事威脅的佈署。她強調,若北京不展現誠意,將使美國行政部門與國會批評中國的聲浪再起。

鄧凱麗也在報告中強調,台灣今年總統大選後再次和平政黨輪替,進一步證明台灣民主的成熟與選民的理性務實;但她也分析,台灣反對黨的弱化恐怕無法維繫民主的進程,且反對黨若無法監督政府,也恐將損及美國利益。

美國國會研究處是國會立法成立的幕僚機構,轄下包含國內與國際事務專家,隨時提交報告給國會與美國政府參考。鄧凱麗自一九八五年起即擔任國會研究處外交、國防暨貿易組的亞洲事務專家。

國會研究處本月初公布鄧凱麗的報告,她說,布希政府八年前上台時,在亞洲政策方面毫不含糊的表達支持台灣,也比以往的美國歷任政府更顯然無意與中國交往,但是到了今日,美中關係已經變得平順而美台關係相對麻煩。

在馬英九總統上任後,美國政府對台灣的政策趨勢方面,鄧凱麗指出,美國仍須面對與過去相似的議題,包括:新的對台軍售案、馬總統以及其它台灣高層官員赴美的需求、美台政府互動的層級、是否批准美台自由貿易協定。除此之外,美台關係的新挑戰包括:馬總統啟動各項兩岸善意政策對美國利益的影響、華盛頓在新的兩岸關係中應扮演何種角色。

她強調,對於馬政府各項和緩台海情勢的作為,布希政府公開發言予以肯定,這符合美國過去幾年來力促兩岸和解而非衝突的政策立場,但美國對於兩岸和解的「速度、深度與程度」保持沉默,華府有些觀察家擔心,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政府為了追求經濟提升以及因應台灣企業界的壓力,急速與北京統合的結果可能傷及美國的區域利益。

鄧凱麗也說,馬總統思考中國政策過程,美國利益只是其中一環,這當中還有諸多面向需要顧及,包括台灣的經濟機會,兩岸關係改善,還有一些民進黨核心支持者擔心馬政府出賣台灣政治利益;馬總統還須審慎讓自己在那些統獨意識形態歧異的選區中保持一個平衡立場。

對中國大陸方面,鄧凱麗說,馬總統當選也是中國的考驗,中國過去八年杯葛民進黨政府,現在北京承受壓力必須展現創意的作為,把握機會,如果再對充滿善意的馬政府冷落抵制,勢必進一步讓國際與台灣人民看清中國沒有和平的誠意,美中關係過去幾年因為都對陳水扁總統有意見,美方批中國威脅台灣的聲浪減少,但如果中國當前沒有誠意回應台灣,將使美國政府與國會批評中國的聲音轉強。

鄧凱麗說,北京對台灣展現善意的作為有幾個選項,例如:北京在兩岸有共識的基礎上重啟兩岸制度性協商、不再反對台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等國際機構、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國際多邊組織中不再對台灣無禮、擱置以台灣為目標的軍事演習、停止各項在台海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佈署。

可是她也強調,根據過往經驗,北京在關鍵緊要時刻總是不願採取有創意與彈性的作法,例如對西藏與新疆的鎮壓,還有,當台灣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盼以更理性溫和方式參與聯合國,卻仍遭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的阻絕。

至於台灣的民主方面,鄧凱麗的報告指出,許多美國人都認為台灣在三月總統大選的表現,是持續成熟美好的民主。她說,台灣經歷兩次和平政黨輪替,已經跨越新興國家的試煉;許多美國觀察家也認為,台灣選民相當成熟理性,投票動機是務實評斷政府表現而非那些情緒性的議題。

然而,她說,有效率的民主需要有力的反對黨,但今年國民黨在兩項重要選舉的全面勝利,讓變成反對黨的民進黨幾乎崩盤,前總統陳水扁的政治醜聞更讓民進黨士氣低落,甚至進一步挫傷。

她認為,儘管在國民黨執政後美台關係加溫,很多美國人了解到,台灣需維持一個成熟有力的民主,若反對黨持續弱化無法監督執政黨,恐危及美國利益。

鄧凱麗的研究著重於中國、台灣和香港,主要是美國與這三地政府的關係。鄧凱麗獲有威騰堡大學學士、賓州大學亞洲研究碩士及美國國家戰爭學院的國家安全研究碩士等學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