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化系治療內視鏡(一):食道靜脈瘤

劉乃仁(長庚醫院林口總院 消化系內視鏡治療科主任)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胃腸科內視鏡的起源很早,開始時只運用於診斷胃腸道的病灶,隨著內視鏡與其附件器械的進步,經由內視鏡進行治療已有數十年之久。近年來由於「微創性治療」(minimal invasive therapy) 觀念的發展,內視鏡的治療已在某些領域裡,甚至取代了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

治療性內視鏡系列文章將分下列四大部分討論:
(1)食道疾病、(2)胃腸疾病、(3)膽道疾病、(4)胰臟疾病。

(一)食道疾病

(1)食道靜脈瘤

目前內視鏡治療已是對肝硬化病患食道靜脈瘤急性出血,與預防再次出血的標準治療。以內視鏡進行去除食道靜脈瘤,包括內視鏡注射硬化治療和靜脈瘤結紮兩種方式:

(a)內視鏡注射硬化治療: 以23號針將硬化劑注入靜脈瘤,使靜脈硬化;因針頭插入食道黏膜較深,引起的潰瘍較深,併發症也較多。

(b)靜脈瘤結紮: 將橡皮圈綁住靜脈瘤,阻塞靜脈血流,使血管消失;因只有綁住黏膜層,而併發症較少。由於靜脈瘤結紮擁有較快速除去靜脈瘤及較少的併發症,是目前較被接受的治療方式。

一般而言病患曲張的靜脈通常不止一條,早期的靜脈瘤結紮器械,每次只能綁一條橡皮筋,需要多次進出食道,以進行多處靜脈瘤結紮,甚為不便。多發式的靜脈瘤結紮一次進入食道可連續釋放出6-7條橡皮筋,除了較節省時間,也能降低過程中病患的不適,但目前需要因為健保不給付此項耗材所以病患必須自費使用。

大抵上,靜脈結紮後所形成的潰瘍約須要3週時間才能癒合,所以會選擇3-4週後進行第二次結紮。原則上,以根除靜脈瘤為目標,但是不容易達成;另一方面只要靜脈瘤沒有紅色斑點其再出血率與根除相彷,所以目前只要達到後者就可以了。

當然,內視鏡治療靜脈瘤失敗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考率以降低門脈高壓方式來減輕靜脈瘤,其中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

劉乃仁醫師簡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M.D.)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 消化系內視鏡治療科主任
內科專科醫師、消化系專科醫師、消化系醫學會內視鏡指導醫師(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