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富豪:日本摩托之父本田(上)

賀田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26日訊】在日本,被譽為「摩托之父」的本田宗一郎,原先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他在複雜的環境中,慘淡經營,花費畢生精力,創建出世界一流的企業;隨後又毫不吝惜地把它交給與自己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年輕人,自己過起恬淡的生活。下面所說的,就是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西元1906年,在日本濱松市磐田郡光明村裡,一個名叫本田儀平的鐵匠家裡,響起了嬰兒的啼哭聲。儀平的妻子美加慶幸頭胎生下一個男孩。產婆給剛生下來的男嬰洗澡時,意外地發現嬰兒左手上有一根針。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怪事。
  
這男嬰的名字叫宗一郎。
  
宗一郎誕生的這塊土地,充滿了進取的精神。日本樂器公司創始人山葉寅楠、日本電視之父高仰健次郎、發明自動織布機的豐田佐吉(他的孫子是日本汽車大王豐田英二)……都出生在這裡。
  
宗一郎自幼就對機器有特別的興趣。他的記憶始於碾米廠的發動機,那是3歲時的事了,他老纏著祖父帶他去看「隆噠隆噠」。當時發動機還很少,機器轉動,隨著隆噠隆噠的響聲,進去的稻穀就變成雪白雪白的米了。宗一郎還喜歡看機器鋸木頭,總是百看不厭。在家裡,他則到大人幹活的地方去撿一些亂七八糟的鐵屑,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後來,弟弟妹妹也相繼來到人問。母親共生了7男2女。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宗一郎被迫照看妹妹,但他十分貪玩,常把妹妹託付給祖父後溜之大吉,去看「隆噠隆噠」。
  
村裡第一次裝電燈時,宗一郎又驚又喜。在他眼裡,腰裡別著鉗子和起子在電線杆上擰紮電線的電工,就像一位英雄。一回到家裡,他就騎在祖父的肩上,亂揪祖父稀疏的頭髮,嚷叫著:「我要當電工,我要當電工!」樂得手舞足蹈。
  
小學二年級那年,有一天,宗一郎聽說村裡來了汽車,一溜煙地跑了去看。頭一回見到汽車,挺新鮮的,它就像馬車拉的帶篷的箱子,走得慢吞吞的,小孩子都可追上它。汽車噴出一股帶汽油味的廢氣,宗一郎跑在後面,吸了個夠。車一停,就漏油,直往下滴。他還想聞一聞汽油的味道,就把鼻子緊貼地面,像狗一樣在地上嗅。這樣還覺得不過癮,又伸雙手去沾汽油來聞。
  
這一年還有一件使宗一郎難忘的事情,聽說20多公里外的濱松步兵連那裡,將舉行飛機飛行觀摩表演大會。宗一郎知道父親是絕不會讓自己去看的,只有逃學。他獨自騎上父親的自行車走了。到了那裡才知道,練兵場被高高的圍牆圍住,要收10分錢入場費。宗一郎沒錢,十分掃興,但又不肯罷休,就爬到一棵松樹上去看。
  
雖是從遠處觀望,他還是看見了。飛機發出隆隆響聲,揚起塵土,一離地起飛,就在觀眾面前做爬高、旋轉的飛行表演了。飛向藍天的巨大機體,使這位少年讚歎不已。這件事成了少年宗一郎下功夫鑽研機器的決定性誘因。
  
從此以後,宗一郎常扮成飛機駕駛員,用厚紙做一副飛行眼鏡,把竹製的螺旋槳裝在自行車前面,騎車兜圈玩。
  
當時,光明村幾乎沒人懂得優秀的學習成績與將來的職業、地位有什麼關係。宗一郎家人口多,父母要拚命幹活才能勉強維持生計,顧不上過問孩子的學業。因此,宗一郎的學習成績總是很差。但是有一條,起床和吃飯時,宗一郎要是晚了,父親就毫不客氣。父親一向嚴守時間,這與鐵匠活兒有關,他們常說:「趁熱打鐵。」在長期家庭生活和父親的影響下,宗一郎一生都嚴守時間。
  
但是,生活依然如故,貧困潦倒。宗一郎一年到頭只有那麼一套衣服,袖口上擦滿鼻涕,幹後變得硬邦邦的。
  
有一年端午節,宗一郎到鄰居家去玩,想看著擺設的武士木偶,人家卻說:「像你這樣的窮小子不要來玩!」把他攆走了。這一件事,使宗一郎恨透了以錢財取人的做法。他恨恨地說:「你等著瞧吧!總有一天我也會成為富翁的。」
  
1922年,宗一郎的父親由於勞累過度,損傷了肩膀,不能掄起鐵錘打鐵了,於是改行買賣自行車。他家賣出的是舊車,以廉價購進破舊車子,精心修理,擦亮後再出售。即使是改行搞買賣,父親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一點也沒變。由於他掌握了銲接技術,斷了車架的車子也能修好,其他的自行車店就做不到這一點。父親不僅僅是補好了車胎,還把車閘和鏈條拆下來檢查一遍,要不然就不放心。宗一郎的父親常說:「經我手修的自行車比新的還好騎吧!」
  
活兒多,宗一郎就去幫忙,他和父親收留的幾個徒弟一樣,也遭到過斥罵,但是父親又不得不佩服兒子的手藝。
  
宗一郎並不想在光明村呆一輩子,他早就下了決心,小學畢業後就到東京去。快畢業時,他在父親訂的一份《自行車世界》雜誌上,看到了一則招工廣告,於是說服了雙親,去信應聘。錄取通知書很快就寄來了。畢業典禮一結束,宗一郎馬上隨父親到東京去了。
  
繁華的東京大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早在8年前宗一郎就見過汽車,但8年後,他對汽車的嚮往仍不減當年。作為鄉下人第一次來到大都市東京,白天車水馬龍、晚上燈紅酒綠的熱鬧情景,使他驚嘆不已。
  
宗一郎應聘的是一家名叫技術商會的汽車修理廠。廠裡擁有15名職工,生意相當興隆。父親向主人神原侑三問候並把兒子託付給他之後,就匆匆趕回去了。就這樣,宗一郎住進了修理廠。
  
這下可以天天接觸到盼望已久的汽車了,可以拆卸、研究它的構造,可以調配安裝,還可以駕駛它了。但是,理想和現實完全是兩碼事。16歲的宗一郎,他在這裡的職責是給主人照看孩子。他兄弟姐妹共9人,自己是老大,在家得照看弟弟和妹妹,到東京來原以為可以不管孩子的事了,想不到這裡和在家毫無兩樣。
  
宗一郎天天搖搖籃,背小孩。背上猛一熱乎起來,師兄們就嘲笑說:「本田背上又畫世界地圖了。」師兄們個個手拿工具,滿身油垢,忙於幹活兒,而自己卻手拿抹布擦地板。由於失望和悲傷,他想過逃走。但是,每當想起父親嚴肅的面孔和母親哭喪的臉,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種生活持續了半年多,實在是太厭煩了。有一天,主人對宗一郎說:「小夥計,今天實在是忙不過來了,你來幫一把吧。」宗一郎一聽高興極了,馬上就去幹了起來。由於修理過目行車,他擺弄起來得心應手。從此以後,宗一郎的手藝得到了承認,照看孩子的活兒減少了,修理活兒多了。
  
正因為是自己喜歡幹的工作,宗一郎進步很快。他有時還背著主人駕車到外面去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上副總裁後,艾柯卡的才華得以全面發揮。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檢查制度,提高了經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接著,他又組織手下聰明而有創造性的年輕人每星期聚會一次,分析、預測消費者心理和市場。
  •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對艾柯卡來說無異於從珠穆朗瑪峰墜入萬丈深淵,幾乎置他於死地。妻子氣得心臟病發作,女兒埋怨他無能。他憤怒、仿惶、苦悶,甚至想到自殺。但他最終沒有向命運屈服。
  • 麥當勞無異於一個神話。這個以經營漢堡包為主的速食王國,歷經40年,到90年代初,在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6萬多家分店,每天銷售漢堡包達2億多個,年營業額達150億美元。所有的麥當勞速食店都掛有耀眼奪目的金黃色雙拱形M字招牌。人們望見霓虹燈閃爍處的「McDanald」幾個字,以為這家速食公司的老闆就是麥當勞。其實不然,麥當勞兄弟倆充其量不過是麥當勞公司的奠基人,而真正創建麥當勞速食王國的卻是雷蒙‧克羅克。
  • 1961年年初,克羅克和麥氏兄弟就開始談判出讓麥當勞權利之事。但麥氏兄弟出價驚人:非270萬美元不賣!其中兄弟倆每人100萬美元,交稅70萬美元,而且一定要現金。克羅克差點氣暈了,他放下電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們明知他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而把價碼定得這麼高,其用心是很明顯的,就是不想讓克羅克擁有控制權。
  • 克羅克成功的另一個秘訣,是他經營有方,創造性地提出了經營麥當勞速食店的3項標準:“Q.S.C”,即Quality,Service,Cleanness,意思是“品質上乘,服務周到,地方清潔”。這成了麥當勞區別於其他速食業的標誌之一。
  • 一項針對4000多位亞太裔美國人所作的民調顯示,有41%的亞裔選民可能會投票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24%的選民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還有34%的人則尚未決定要投票給誰。美國國會亞太裔美國人事務議員團主席本田表示,亞太裔美國人可能對今年的總統大選結果發揮重要的影響。 (w2008-10-07-voa85.cfm)
  • 覺得本田Prius看起來太友好和善?不中意?你並不孤單。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消費者多欣賞擁有雄性之美的汽車—兇猛、陽剛、具侵略性和統治性。
  • 熱愛歐洲揭背式的小轎車看過來!記得VW(福斯) Golf,Ford (福特) Focus,Peugeot 206和Opel (歐寶) Astra嗎? 這些都是在歐洲所熱愛的Hot Hatch揭背小轎車。而在北美的稱霸已久的是VW Golf系列,保持著歐式汽車的駕駛風格,而美洲的 Ford Focus卻缺少了歐版的樂趣。剩下的揭背式都是從亞洲進軍的Mazda (馬自達) 3,Toyota(豐田) Matrix,Nissan (日產) Versa及勉強擠進的Honda (本田) Fit。不過沒關係,從2008起GM(通用)帶進了歐洲姊妹車Opel Astra讓消費者能擁有多一點選擇!
  • 總獎金一百萬美元的今年亞洲高爾夫球巡迴賽「英雄本田印度公開賽」,今天在首都德里高球俱樂部球場進行第三輪賽事。台灣老將呂文德擊出低於標準桿一桿的七十一桿,以三天共低於標準桿八桿的二百零八桿成績,與另外四位選手暫時並列第九。明天將進入決賽。
  • 總獎金一百萬美元的二零零八年亞洲高爾夫巡迴賽英雄本田印度公開賽,今天在首都德里高球俱樂部球場進行決賽,台灣老將呂文德擊出高於標準桿兩桿的七十四桿,以四天共低於標準桿六桿的二八二桿總成績,與另外五名選手並列第十五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