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石碏不護惡子 大義滅親

陸真
font print 人氣: 319
【字號】    
   標籤: tags:

衛莊公有三個兒子,長子很仁義,次子很知禮,只有三兒子名叫州吁,為人驕縱。州吁是衛莊公的愛妾所生,所以衛莊公十分溺愛他,對他的所作所為,不管不問。

衛國的大夫石碏(讀鵲)為人正直,看不慣州吁的所作所為,經常勸說莊公管教其子,莊公不聽。

石碏有一個兒子名叫石厚,從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為所欲為,經常做壞事。石碏知道後,便嚴厲地責罵他.可石厚卻跑到州吁家裡,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回來了。石碏沒有辦法,只好告老退休。

衛莊公去世後,長子名叫子完,繼承王位,這就是衛桓公。衛桓公生性膽小怕事,沒有君王的膽識和氣魄,對弟弟州吁的事.也不聞不問,任其胡作非為。這時州吁更是驕橫跋扈,日夜思謀,想殺死長兄取而代之,奪取王位。

這一天,機會終於來了。衛桓公要到洛邑去,石厚忙對州吁說:「現在是殺掉衛桓公的好時機,我們可以先埋下伏兵,等桓公來時將他殺掉。殺掉衛桓公後,如果衛桓公的軍隊裡有人不滿,也一起殺掉。」州吁聽後非常高興,叫石厚領兵埋伏,自己擺酒為衛桓公餞行。衛桓公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弟要殺掉自己,對弟弟的舉動很感激,認為弟弟已長大成人,還斟酒回敬弟弟。州吁乘衛桓公不注意,抽出袖中的短劍,一下子刺中了他的後心。衛桓公還不知是怎麼回事,便栽倒在地,一會兒就氣絕身亡。桓公的人剛想上去捉住州吁,石厚埋伏的兵士就出現了,桓公的人敢怒而不敢言。

州吁殺了衛桓公,自己取而代之,當上了國君。衛莊公的次子一聽說弟弟把哥哥桓公殺死,知道自己處境也很危險,便連夜逃到了邢國。

在這次謀殺中,州吁覺得石厚有功,便拜石厚為上大夫。州吁和石厚殺了衛桓公,對外卻說衛桓公是暴病而亡。但是人多嘴雜,紙包不住火,州吁謀殺親兄長之事不脛而走。國內百姓本來對州吁評價就不好,現在更是鄙視和氣憤。鄰國也覺得州吁不仁不義。州吁聽後心裡十分不快,但又不知所措,只好找到石厚,和石厚商議怎麼辦。石厚說:「咱們應該對鄰國用兵,一方面可以樹立威嚴,使別的國家不敢小瞧咱們衛國;另一方面可以彈壓國內的不滿情緒。我看,我們可以先拿鄭國開刀。」

西元前719年,衛國聯合宋、魯、蔡、陳四國,組成聯軍攻打鄭國,州吁做總指揮。

鄭莊公派公子呂,出城迎戰,讓他故意敗陣,好讓衛國有個台階下,達到他出征的目的。果然兩國一交手,公子呂就帶兵撤走,假裝戰敗。州吁贏得了這個小小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以為他的威信樹立起來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他回到衛國後,百姓對他仍是十分不敬,州吁沒有辦法,只好又找石厚商量。石厚說:「我們出兵征伐,取得了勝利,也不能讓臣子們信服,只有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輔佐您治理江山社稷。」他們冥思苦想:哪位大臣德高望重?想來想去,他們想到了已經告老還鄉的石碏。石碏作為衛國大夫,曾經為國事日夜操勞,勤於政事,深受衛國百姓的擁護和愛戴,無論在百姓之中,還是在臣子面前,都有很高的威望,只要石碏出山輔佐,一定能讓百姓信服。

可是石碏能出山輔佐州吁嗎?石厚心裡沒有一點底,自從石厚從家裡挨打、跑出來之後,再也沒敢回過家。另外他知道父親很討厭州吁。但是為了拍馬屁,石厚只好硬著頭皮,備足了禮物,去見父親。

到了家裡,老人家一看石厚回來了,根本沒有理他。石厚只好敗興而返。州吁一見石厚敗興而返,知道石碏沒有答應出山輔任的意思。就讓石厚再去求他父親,給出個好主意,看看怎樣能治國安邦。

石厚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求見父親。石碏便對石厚說:「我也沒有好的辦法,不過我可以給你們指出一條路來。我們各個諸侯國,都得服從周天子,不管周天子的地位鞏同與否,我們畢竟是他的臣民,各個諸侯國,特別是剛繼位的新國君,應該稟告周天子。如果能夠得到周天子的承認和賞賜,地位一定可以得到鞏固。」石厚又問道:「我們怎麼做,才能得周天子的承認和賞賜呢?」石碏說:「現在周天子地位也不十分鞏固,只要你們心誠,周天子一定會高興的。如果周天子不肯接見你們,你們就請陳侯說情,周天子很喜歡陳侯,他一說情,周天子一定會接見你們的。」

石厚和州吁非常高興,他倆擔心周天子不見他們,準備先去陳國請陳侯幫忙。於是倆人備足禮物,像得了真經一樣,興沖沖地趕赴陳國。

石碏一看兒子石厚和州吁走了,馬上寫了一封信,讓自己的好朋友子針(人名)呈遞給陳侯。子針是陳國的大夫,一看是老朋友委託,不敢怠慢,馬上把信轉給陳侯。陳侯一看,大吃一驚,信的大意講:「衛國州吁殺兄奪位,又加兵鄰國,壞事作絕;我兒石厚是其幫兇。這二人可殺不可留。我已年老,無力收拾他們,請你幫忙剷除他們,為民除害。–石碏拜託」

陳侯與子針二人商議決定:等他們二人來了,把他們先綁起來再說。

州吁、石厚二人,興沖沖來到陳國,被安排在太廟見陳侯。他倆又趕到太廟,一見太廟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為臣不忠,為子不孝之人,不能進入太廟。」石厚、州吁看後,心裡覺得有些不安,但馬上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可沒走幾步,就看見子針站在高處,大聲宣讀:「奉周天子命令,立即拿下不忠不孝的州吁、石厚!」兩邊的武士一擁而上,將二人綁了起來。

二人不知是怎麼回事,子針當面讀了石碏的信,二人這才知道上了當,心裡後悔不該來陳國。

陳侯知道石碏就這一個獨生子,怕殺了石厚引得石碏後悔。另外,衛國之事也不好亂來。便沒殺二人,而是把他們押送回衛國,聽憑石碏處置。石碏對眾人說:「這兩人罪大惡極,不能寬恕。」眾人考慮到石碏只有這一個兒子,便來求情說道:「石厚尚小,主謀又不是他,還是放他一條生路吧!」石碏難過地說:「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呢,可他幫州吁幹盡了壞事,哪件壞事都有他的份。我怎能因為是我的兒子就放過了呢?」接著石碏說:「你們快動手吧,如果你們不肯動手,我只好親手殺死這個不忠不孝的逆子。」

石厚最後被處斬。石碏此時也是老淚縱橫,畢竟是他的親骨肉啊。

石碏大義滅親的事,為後世所敬仰。

正是:

兒女都是心頭肉,
父母從來沒疼夠。
親子之情人皆有,
另有仁義在前頭!

石碏為民除邪惡,
大義滅親淚謗沱。
華夏正氣傳久遠,
萬古千秋同謳歌!

(資料耒源:《史記》)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6/56402.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吳保安,河北人。任遂州方義縣尉。他的同鄉郭仲翔,是郭元振的侄子。郭仲翔很有才學,郭元振打算幫助他成名和做官。趕上蠻敵侵犯,朝廷派李蒙做姚州都督,帥領軍隊去征討。李蒙臨走時,與郭元振告辭,郭元振就把郭仲翔介紹給他,並說:「郭仲翔是我弟弟的獨子,還沒出名和做官,你暫且帶他去軍中鍛煉。如果能破敵立功,使他也能享受一點微薄的俸祿。」李蒙答應了他。 他見郭仲翔確很有才幹,便任他做了判官,讓他處理軍政事務。他們一起到了蜀地。
  •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曾做過山東范縣、濰縣的知縣。板橋性格灑脫寬厚,在任知縣的十二年間有惠政,在他治下的縣境,牢獄曾幾度空虛。
  • 古弼在旁邊坐等了好久,世祖也不問他有什麼事。於是古弼站起身來,當著世祖的面,揪住劉樹的頭髮,將他從椅子上拉下來,然後一隻手拽住劉樹的耳朵,一隻手攥成拳頭,毆打他的脊背,斥責劉樹說:「皇上不理朝政,都是你這個佞臣的罪過!」劉樹確實是個佞臣,干了許多壞事。古弼早就氣憤在心,這天忍不住發作了。
  • 橋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年輕時做過縣功曹。當時豫州刺史周景,巡察所屬部域,考核政績。橋玄抓住這個時機,謁見周景,伏地陳述地方官羊昌的罪惡,請求徹底查究羊昌的罪行。周景欽佩他的意志,就任命他擔任相應的職務,並派遣他去查處。
  • 朝時代的梁國將領馮道根,為人謹厚,質樸寡言。他平時領兵帶士,以身作則,對部下約束十分嚴格。
    他的隊伍,無論走到哪裡,對百姓秋毫無犯,將士們從來不敢為非作歹。每次戰後,從不擺功。
  • 薛宣自出仕以來,歷任地方縣令、郡守和中央執法部門官吏,誠心為民,政績可觀。西漢成帝時,他由陳留太守左馮翊推薦調入,一年後稱職轉正。
  • 漢文帝出行,路經中渭橋,忽然有人從橋下跑出來,驚嚇了皇帝的車馬。於是派騎兵將那人逮捕,交給廷尉法辦,由張釋之審訊。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的古文家曾鞏(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豐人。在他的從政當官生涯中,有相當的政績可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