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藥中的「思密達」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中藥中有些酸澀的藥物含有大量的鞣質,具有澀腸止瀉的作用,相當於西藥中的「思密達」。臨床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而致洩瀉、久瀉、久痢、脫肛等症。

五味子 味酸、性溫;入肺、腎經。五味子具有澀腸止瀉作用,用於治療脾腎陽虛的五洩瀉,可配合溫脾固腎的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等同用。常用量為3~10g。[)8}, 百拇醫藥

肉豆蔻 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肉豆蔻具有溫中收斂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腎虛寒引起的久瀉不止,或黎明(五更)洩瀉等症,常與溫補脾腎、收斂止瀉的藥物如補骨脂、吳茱萸、五味子等同用。此外肉豆蔻性味辛溫、芳香而燥,有溫中健脾、行氣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脘腹脹痛、食少嘔吐之症。常用量為6~15g,一般煨用。使用時要注意的是肉豆蔻溫中固澀,只適用於虛寒瀉痢,凡熱瀉、熱痢者忌用。[)8}, 百拇醫藥

赤石脂 味甘、微酸、澀,性溫;入胃、大腸經。赤石脂具有澀腸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虛寒久瀉,或久痢便膿血不止,可與收澀止血的側柏葉、烏賊骨等同用。常用量為15~30g,入湯劑宜先煎去渣,外用適量。要注意的是赤石脂性溫收斂固澀,對於溫熱洩瀉、下痢初起或實熱證均忌用。[)8}, 百拇醫藥

禹餘糧 味甘、澀,性平;入大腸、胃經。禹餘糧具有澀腸止瀉的作用,用於治療虛寒久瀉、久痢、脫肛等症,可與赤石脂、黨參、白朮等同用。禹餘糧的常用量為10~25g,入湯劑宜先煎去渣。使用時要注意的是瀉痢初起實證忌用,孕婦慎用。[)8}, 百拇醫藥

訶子 味苦澀,性平;入肺、大腸經。訶子有澀腸止瀉的作用,適用於久瀉久痢之症,可與茯苓、肉豆蔻、白朮等同用。常用量為6~15g,用治久痢久瀉宜煨用。[)8}, 百拇醫藥

石榴皮 味酸澀,性溫,有毒;入肝、胃、大腸經。石榴皮有澀腸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虛寒久瀉久痢、脫肛等,可與肉豆蔻、五味子、白朮等同用。常用量為3~9g。[)8}, 百拇醫藥

五倍子 味酸、鹹,性寒;入肺、腎經。五倍子一有澀腸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久瀉久痢、便血日久、脫肛,可與河子、五味子等同用。常用量為1.5~6g,宜入丸、散劑用。

文章來源: 百拇醫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