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良:人心往下疼 水往低處流

張羽良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訊】鄰居的老婆婆獨自在田間種菜,年邁而佝僂的身形讓她的動作顯得有些吃力。這些菜她其實一個人也吃不完,但她一心總牽掛著她那已年過半百的兒子,希望能多種一些好吃的蔬菜給他吃。媳婦勸她不要再那麼辛苦,她卻微笑的對媳婦說:「你可曾看過水往高處流去?」

這樣的想法似乎已不是特例!常去登山的步道旁,就豎立著這樣一塊石碑,碑文上刻著:「回憶當年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部電影《猶山節考》,雖然時空背景與內涵不同,但卻都是闡述著年老者對年輕者的一種無盡的付出。

獲得1983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猶山節考》,描寫一個荒僻貧瘠的小農村,為了減輕物質負擔,村民一旦老了便會被遺棄在山上等死的故事。劇中當輪到男主角根隨村力,背著年邁的母親走到山上放下母親時,他心中猶覺得不忍,反倒是面臨死亡的老母親,一再催促兒子快點下山,因為天氣變冷快要下雪了,她死前的最後念頭仍然是牽掛著自己的小孩。

大江東去浪所淘盡,何止是千古英雄人物!看多少為子女傷心憂煩的父母,數十年後,他們的子女也成為另一批為子女傷心煩憂的父母。父母對子女永無止無盡的關愛與操心,成了上一輩對下一輩犧牲奉獻的循環,真像那奔流的水一般往下流去。

孝子原是形容孝順父母的人,現在卻另有註解,新的意思是指孝順兒女的人,這毋寧是一種錯誤的因果循環,更是一種悲哀的宿命!宛若《猶山節考》的現代版,但若認真探討這個現象究竟是孰令致之?恐怕我們之中誰也逃脫不了責任。

「人心往下疼 水往低處流」這句話一旦成為人們口中所謂的人之常情,成為一種固定的觀念,那人人將處於越活越沒有安全感,更看不見幸福希望的一種冷酷世界中,推波逐流之影響下,甚至讓下一代逐漸視父母的辛苦養育為一種理所當然,更失去了反哺之心與感恩之情。

「今不如古」世人的道德感如此,架構健全與完美社會的智慧亦如是。像西方基督教經典中有提到:「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順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章113節)

東方古中國更不乏這類的思想與智慧,孟子向齊宣王陳述「推恩之道」時舉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理想,這與孔子對大同世界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有著同樣的思緒。

關心與呵護下一代的成長是自然之情,但會老人的光陰絕不會僅作用在今日的老人身上,畢竟人人都有白頭之時。如何使關愛子女之情能與關懷父母之心並進,讓我們所處的世界,充滿一種溫馨與感恩的善巡迴,讓長與幼同樣擁有獲得幸福的天地與權力,正是我輩中人所應改變的觀念與值得努力的方向。@*

轉自《看》雜誌(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這句流傳中國已久的古諺,到了人類文明日益發展與進步的21世紀,竟仍適用於今日的天下局勢。攤開人權的血淚史,近60年來全球所發生的三大種族滅絕事件中,除了1994年發生於非洲盧安達的胡圖族(les Hutus)對圖西族(les Tutis)的激烈血腥屠殺,造成約50萬人的死亡事件外,其餘發生在紅色高棉與蘇丹的大屠殺,其事件背後都可以明顯見到中共的影子。
  • 「中國大陸三十二個超過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中有三十個長期缺水,水資源形勢不容樂觀。」這句話出自中共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高而坤之口,並不令人意外,這只是中共以「戰天斗地」的思維將中國治得天怒人怨的必然結果之一;而高而坤把水資源危機推給「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與「乾旱成災」的論調,更一點都不讓人驚訝,因為這就是中共的真實嘴臉,階級成分會錯、百姓會錯,連老天爺也會錯、只有中共永遠沒錯。
  • 接連的暴風雪不斷襲擊美加地區,成了國際新聞經常報導的題材,但北半球適逢冬日,這樣的天氣還無法以異常視之。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倒是今年夏天,在中國北京所分別降下的2次飄雪,這件事在無國界的網路上盛傳一時,在人權記錄極為惡劣的中國,在中共治國之下的首都吹起六月雪,不管事情真實性為何?卻很自然而然地被人們視為是,神州大地上發生了巨大的冤屈。
  • 若說21世紀在人類歷史上將有什麼大事會永誌史冊?那共產政權的失敗與瓦解一定會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當全世界共產組織陸續吹起熄燈號,對於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共產組織中共的命運將如何?相信全世界的人都在看,也都將摒息以待。
  • 「阮兩人相欠債 你欠阮有較多,歸去看破來切切,卡實在……」潘越雲唱的《純情青春夢》餘音繞樑之際,也牽引思緒飄向現代人的男女情感,那原本該是「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崇高與堅定,不知何時早已淪落成輕率而廉價!它往往乘興而來亦隨性而去,宛若狂風舞落英,一去不留痕!
  • 台灣的立委選舉即將展開,相信每一個台灣選民對於如此重要的國之名器,一定具有相當熱切而深刻的期盼,期望未來的新科立委,能好好珍惜這一張張好不容易積累而來的選票,真正做到「心中有民意、喉舌為眾生」,以不辜負千萬人的殷切付託。
  • 戀戀春風等閒過,對鏡白頭,紅顏幾多時?
    情意濃時空自知,浮生悲喜都如夢 。
  • 一位朋友的住家附近開了一家新的麵包店,女主人是從中國嫁到台灣的「大陸新娘」,為了勸她儘速退出中共組織以免遭到天譴瘟疫波及,朋友講給她聽了有關中共殘殺中國人的歷史與漠視人權的種種劣行,以及善惡到頭終有報的道理。雖然這名年齡未滿30的新嫁娘對於中共的惡行也能清楚認知,但當朋友請她退黨之時,她仍面露難色的猶豫著說:「我覺得這樣好像是背叛了自己的國家。」
  • 世事變化無常,利益則是導致世事變化如斯的原因。大者如國與國之間因利益的選擇而不會有永遠的敵人也不會有永遠的朋友;小至個體縱橫一生總常感嘆知音難覓,因為見利忘義與自私自利已成了多數人的習性。
  • 若說「打動人心」是人類文化活動努力的重點,那「正人心」就是人類文化活動的天賦使命。五千年敬天信神的華夏文明一直教化龍的傳人善惡有報之道,幾乎所有的先賢聖哲,都要為教化人心、移風正俗而努力,其背後深刻用意就是不讓世人輕易沉淪於欲望與私利的滿足,而敗壞了人的道德與良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