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廚師運 台灣蕈扛重任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中華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副教授張志騰,要用台灣蕈進軍廚師界的「亞運」—亞洲國際食品與酒店展(FHA)國際烹飪挑戰賽,讓台灣特有食材也能在國際烹飪舞台上綻放光芒,抓住西方人的胃!

「台灣蕈」是什麼?就是台灣人常吃的鮮香菇、美白菇,夜市、花市都買得到的杏鮑菇或吃火鍋時老少咸宜的金珍菇等。

與松露、魚子醬較長短

這些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常見的菇類,24日將隨著張志騰所率領的廚師們漂洋過海,登上有廚師界「亞運」美譽、而台灣卻已暌違廿二年之久的國際烹飪賽場,和法國松露、俄國魚子醬等一較長短。

為了這場賽事,張志騰等六人已準備一年之久,除了台灣特有菇類,也選擇台灣水果枇杷入菜。為克服枇杷富含鐵質,去皮後容易變色問題,他們特別用新鮮柳橙汁連續浸泡去核枇杷三天,保持台灣枇杷本色,配合塞入特釀的紅酒凍,和只有兩公釐厚度的松阪豬肉片一起入口,別有滋味。


經過了一個小時的努力,幾個參賽廚師用台灣蕈做的各式西式餐點開始亮相。(自由時報)

台灣傳統的綠豆酥餅拌入香菇粉後,做出香菇造型,頂端再撒上香菇粉,可愛得讓人捨不得吃。(自由時報)

六人料理平均資歷逾十年

這次競賽的主題是餐前冷食,張志騰也運用多種台灣菇調配出酸甜、微辣的泰式沙拉;又用綠豆仁拌入香菇粉,以作蛋黃酥的手法,烘焙出外型猶如一朵朵小香菇的台灣綠豆酥餅當點心。

意大利脆皮麵包則是台灣香菇切丁後加入起士,切成條狀後擺上水波蛋,再輕輕點上魚子醬,風味特殊。

張志騰說,這次出賽者,除了年紀最大的他已有四十年料理經驗;年紀最輕、卻已有幾次國際性得獎紀錄的黃柏達還在學。其他如古景文、白家豪、林宸緯、郭士弘均曾在國內知名飯店服務過,平均料理年資都在十年以上。

這次選用十種台灣特有的蕈類,顛覆這些菇類向來只被用作中餐料理的概念,採中、西、日混合方式烹調作為主題,一口氣做出卅道包含有點心、湯品、沙拉、冷盤等的西式餐點,希望推廣台灣美食抓住世界的胃。

日前他們以一個下午時間,在中華大學舉辦模擬賽,更請來兩名國際廚師裁判替他們品評、「惡補」注意事項,希望能在正式比賽奪牌。

FHA小檔案
亞洲國際食品與酒店展(FHA),自一九七八年創辦以來,已經成為亞洲最重要的食品與酒店業盛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展品類別有食品、飲料、食品儲藏設備、糖果、酒、烈酒、酒店機械設備、酒店家具、餐飲設備、餐飲家具等,其中的國際烹飪挑戰賽,更有廚師界「亞運」的美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