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富豪變多 豪宅搶手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專題報導)豪宅市場有多熱?近來每年的交易量與交易價格都呈現成長。根據信義房屋統計顯示,以豪宅分布最多的台北市來看,2007年較2006年成交量成長了40%;2008年第一季的成交量更比去年同期成長一倍。

永慶豪宅事業部進一步指出,台北市的豪宅自2005年第三季起至2008年第一季止,其中除了去年第四季因為整體國內房市的盤整而交易量略顯衰退外,其餘每一季的交易量都較前一季成長。

再就交易價格來看,依據永慶的統計,自2006年第一季起,至今年第一季止,除了去年第三季與第四季的平均交易價格呈現下降外,其餘每一季的交易價都比前一季上漲。今年第一季台北市豪宅的平均交易價格已經達到每坪55.5萬元,比2006年第一季的平均單價46.6萬元與去年第四季回檔最低點的51.5萬元相較,都有明顯漲幅。

台灣富豪 最少33萬人

豪宅為何在台灣這麼有市場?其實必須回到供需的基本面來看,根據美林證券去年公佈的「亞太區財富報告」,2006年台灣淨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餘萬元 )的富裕人士,達6萬6000人,較2005年增加12.1%,平均每人財富為330萬美元,其中資產在3,000萬美元以上者更達490人。不過這項調查主要以現金、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為主,不包括不動產。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朱雲鵬曾就此報告的統計數字表示,由於美林這項統計未包括不動產,但台灣許多富豪是因為不動產致富,因此他保守推估台灣富豪的人數至少五倍以上,即33萬人以上。

豪宅需求 遠大於供給

不過,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估計,現在國內單價達百萬元以上的豪宅,最多也才3,000戶左右,因此若保守估計國內擁有3,000萬元資產者,至少有六萬餘人,但在豪宅需求比為20比1的狀況下,需求遠大於供給,豪宅產品自然搶手熱門。

除了供需的市場原則外,也有客觀條件的推波助瀾。近年來,許多財團第二代陸續從海外學成歸國,以及在中國實施「勞動合同法」等不利投資的條件下,看好未來三通商機的台商落葉歸根,連帶使得市場上尋覓豪宅的有錢人也變多。

其次,新台幣近來升值幅度不小,兌換美元的匯率已經升值5.5%以上,台商出現明顯的資金回流,這些精華地段的豪宅不僅可以自用,相較於股市波動頻繁與物價的不斷高漲,豪宅也成為富豪們投資避險的合適標的。

尤其各界已經對於調降遺產稅有共識,專家學者預估未來遺產稅的稅率可望由現在最高的50%向下修正至10%至20%之間,這對於有錢購置豪宅並傳給子女的富豪來說也是一大利多。

台北豪宅 價格不算高

再相較其他國際城市,台北市目前最頂級的豪宅產品每坪價位約為120萬至150萬元左右,香港豪宅每坪約為300至400萬元;日本每坪約300至500萬元;新加坡豪宅每坪200萬至400萬元的價格,台灣豪宅的價格其實不算高。也因此,在國內豪宅需求方興未艾的狀況下,近來備受矚目的北市信義區「亞太會館」標售案,市場專家咸認為最後不論是誰得標,未來都極有可能是拆除改建豪宅,以迎合市場對於豪宅的需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