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糧商觀望、成本飆 米農寄望政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美紅/善化報導〕面對全球缺糧危機,原本預期米價看好的農民,近來面對糧商壓低收購價,以及政府放糧、開放大陸米進口等疑慮下,降低糧商收購意願,濕穀價格和去年維持平盤,但成本早已飛漲兩成,讓米農大嘆「歹年冬」。

面對油電雙漲壓力,農民眼看米價直直落,農產作物調漲價格全都進了生意人口袋,最底層農民反倒受物價飛漲之苦,幾乎血本無歸,善化農民楊上輝更打電話到農委會陳情米價過低,官員則以:「農民沒有反映」為由,敷衍了事。

楊上輝表示,政府收購稻米僅佔二成,其餘都要靠糧商收購,但今年和去年的收購價維持平盤,面對原物料飛漲,不但雇工、農藥、肥料都漲了好幾成,油電也不斷提高價格,平均成本上漲兩成。

不過面對成本飛漲,糧商卻沒有提高收購價,反倒以新政府未來將開放大陸米進口為由,持觀望狀態,遲遲不收購,更有好幾位米商打退堂鼓,通通不敢買,造成糧商競爭低,農民只能任人宰割。

高齡七十五歲的老農陳聯貴表示,現在老夫妻兩人下田種稻,算一算薪水連一萬元也沒有,有時還要倒貼,若遇天災更是血本無歸,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若新政府不提出對策保障農民,將來沒人敢下田。

農民蘇正雄表示,米商有公會組織,但農民沒組織,也不團結,只能遭糧商壟斷價格,儘管台灣農民不斷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但辛勤付出,卻換來白忙一場。

楊正輝表示,目前濕穀價格每百台斤才八百多元,合理價格要九百五十元才不賠本,如果價格持續低迷,明年肯定沒人敢種,面對全球糧荒,農民原本預期有好收成,但結果卻讓人相當失望,希望政府能保證收購,否則未來農民不種稻,台灣米糧將現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