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精選:麥克阿瑟(6)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8日訊】3月,學員們中斷了一次日常訓練,參加了麥金萊總統的就職閱兵式。但當他們回到西點軍校以後,形勢日漸緊張。整個學院一觸即發。導火線是4月 9日晚餐時在食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一名學員朝另一名學員扔了一些飯。這是一種看似欺侮的行為。餐桌旁的高年級學員羅伯特‧拉爾斯頓沒有報告這件事。戰術教官們知道了此事。一周以後,即4月16日的晚間閱兵式上,E連(1900年秋天學員又增加了兩個連)中尉拉爾斯頓被就地降級為2等兵。宣讀的命令指責他 “不夠資格”。
  
閱兵式結束後,學員們拒絕返回兵營。他們成群結隊地在“大平原”操場上尖叫:“嘻嘻,嘻嘻,狗娘養的,天殺的!”並高呼班級的口號。每個班都有一句口號,例如“科亞克!科亞克嘶砰,轟,西點!西點1904級!”抗議並非針對反欺辱,而是不滿對一名受歡迎的軍官作出不公平的降級處理。實際上全體學員都被捲進來了,麥克亞瑟也在內。操場中央燃起了一堆篝火;集合號炮從戰利品陳列館拖到了米爾斯校長的房前,裝填著石頭,瞄著米爾斯的前門。他們高呼上校出來與憤怒的人群見面。
  
戰術教官們設法穩住了局勢。5名一年級學員被開除;另有6人被暫令停學一年。數十人被罰懲罰性行軍。雖然麥克亞瑟也表示了他的立場,但他逃脫了懲罰。不過,沒有人會懷疑禁止欺辱行為的決心。然而,士兵不是律師。學院禁止欺辱行為的條例無法實施,因為缺乏對這種違紀行為的精確定義。在後來的 10年裏,通過校長或國會法案,每個因欺辱他人而被開除的學員最終都回到了學院,因為字典對“欺侮”一詞的定義與西點軍校中實際所發生的情況毫不相似。關於欺辱的爭論一直持續到20世紀,直到學院開始招收女學員才結束。
  
1901年春天,麥克亞瑟組建了西點棒球隊,並與其餘隊友簽了一份誓言,保證在賽季木吸煙不喝酒盧他本來鍾愛橄欖球,但他身高才5英尺10 英寸,體重只有140磅,玩橄欖球個頭太小。棒球隊隊長斯蒂芬‧艾博特發覺他並不是一名出色的棒球手,“但他總能想方設法爭得第一。他常常智取投手,靠壞球跑一壘或靠輕打跑一壘或全壘——然後他就成了第一。”10月份,西點隊與海軍學院隊打了它的第一場棒球賽。海軍隊佔有地利,但陸軍以4比3勝出。他的一些同學聲稱麥克亞瑟在比賽中擊出了第一個跑壘球;其他的說他得了最後一個取勝的跑壘球。這兩種說法均無據可查。最重要的是他創建了這支球隊。賽季結束時,他獲得了校名首字母標誌榮譽。他一生中都穿著西點校服那種灰色的長浴衣,左胸上繡著一個大大的藍黑色A字。這些毛巾浴衣是輝煌運動時代的紀念品,他總愛穿著它們,以致於兩年就得重做一件。
  
學年結束時,他仍是1903級最優秀的學員。此時全年級還剩下104人。他的數學仍是第一,其他各科均在前5名之內,只有“繪圖課”除外。實際上這門繪圖課名不符實,它實際是地形工程和地圖繪製課。他的學習成績和表現的綜合排名再次名列榜首。
  
西點軍校兩年的學習期滿,他收拾東西準備休假10周。令他激動和嚮往的是他又將見到他的父親。那年夏天,小亞瑟‧麥克亞瑟少將將要從菲律賓返回美國。

1898年,小亞瑟‧麥克亞瑟準將率5000人抵達菲律賓。有了這些增援,威斯利‧梅裏特少將得以進攻馬尼拉。西班牙總督無心守城,只想來一場小規模的防禦戰,以保全15000名士兵的名譽。於是使安排了一次裝模作樣的作戰。
  
8月13日早晨,社威的軍艦駛入馬尼拉灣,炮擊西班牙人的陣地一小時。美軍部隊隨後發起進攻。麥克亞瑟的旅意外地遭到頑強抵抗。一位名叫佩頓 ‧C‧馬奇的炮兵中尉先衝擊失敗,而後偵察成功,並因此而出名。麥克亞瑟舉薦馬奇獲榮譽勳章,儘管未果,但卻在馬奇和麥克亞瑟一家之間埋下了親密的種子戶馬奇第二次在菲律賓任職時曾一度任麥克亞瑟的參謀。
  
馬尼拉戰役硝煙未散,麥克亞瑟獲知自己被提升為志願兵少將,指揮第2師。看到西班牙人敗走,菲律賓人認為這是5個世紀以來菲律賓獨立的最佳時機,他們不想讓美國來代替西班牙。在其後的6個月裏,麥克亞瑟在鎮壓成千上萬的菲律賓人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
  
在戰鬥中,最受麥克亞瑟賞識的軍官是堪薩斯第20志願步兵團團長,瘦小精悍的上校弗雷德里克‧方斯頓。麥克亞瑟舉薦方斯頓獲榮譽勳章,不久就獲得通過。兩人之間建立起了密切的關係。幾年後,當方斯頓的兒子出生時,他給孩子取名為亞瑟‧麥克亞瑟。
  
在戰場上,麥克亞瑟騎在一頭菲律賓膘馬上指揮部隊、儘管他已人過中年,卻不減年輕時炮火洗禮的勇氣,並且和內戰時一樣的未受傷害。有一次,一排暴風雨般的子彈傾瀉在他和參謀們身邊,在他們的腳邊激起團團灰塵,站在他身邊的一名少校重傷倒地,麥克亞瑟卻毫髮未傷,漠然不動。酷熱比敵人的槍炮更令他煩惱。與在菲律賓的很多士兵一樣,他戴著大大的戰地帽,裏面沒有襯裏,以促進頭部空氣流通盧圓頂帽下是胖胖的臉,戴著夾鼻眼鏡,一副花白鬍鬚,凸起的肚子,他看上去不像一名作戰的將軍,倒更像一名教授。

1900年,起義者們躲進了叢林密佈的山區。1899年,佩頓‧馬奇少校率領的一支追捕隊差點俘獲最重要的起義首領埃米利歐‧阿變納多。起義首領們最終認識到,在常規戰中他們沒有希望擊敗美軍。接下來是一場艱苦的遊擊戰,雙方都暴行累累。
  
1900年5月5日,麥克亞瑟任菲律賓軍事總督。頭一個月他負責一切事務戶就在他指揮期間,一組內務官員正從三藩市起航,準備接管這個群島的大部分政務。陸軍部長埃裏胡‧魯特已挑選美國前司法部副部長、現聯邦法官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領導菲律賓委員會。6月3日,塔夫脫攜4名委員乘輪船“漢考克”號抵達馬尼拉。讓委員們吃驚的是,麥克亞瑟居然沒到碼頭歡迎他們,只派了手下的一名上校前來迎接。次日,塔夫脫身著汗跡斑斑、皺巴巴的白色亞麻制服在馬拉坎南宮會見到麥克亞瑟。那天天氣酷熱,體重300磅的塔夫脫不管天氣如何都汗流浹背,但麥克亞瑟的歡迎是如此之冷淡,以致於據塔夫脫說,他連汗都不出了。
  
起初塔夫脫試圖與麥克亞瑟相處,但兩人分歧太大。隨著兩人間的關係日益緊張,塔夫脫開始在他寫回家的信中無情地貶低麥克亞瑟。他向魯特報告說,麥克亞瑟“過於遲鈍和小心翼翼,而且懦弱”。他告訴自己的兄弟查理斯‧P‧塔夫脫說,麥克亞瑟將軍“軟弱”,“過分拘泥於細枝末節”,“屬小材大用”。他把麥克亞瑟描述成一個除了對國家忠誠不貳之外毫無真才實學的人。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月20日報導】(中央社法國布勒斯特十九日法新電)曾創造單人環遊世界紀錄的法國帆船好手茹瓦永,今天晚間駕駛他的三體帆船抵達法國布勒斯特港,從英國女子好手麥克阿瑟手中,奪回花費最短時間不停航環繞地球一周的帆船手頭銜。
  • 在華盛頓呆了4年後,麥克阿瑟調到了位於聖安東尼奧市郊的薩姆‧豪斯頓堡的得克薩斯軍區總部。在得克薩斯,他將繼續履行陸軍副官日常的參謀工作,主要是人事和檔案。地方雖然變了,但工作沒變。
  • 道格拉斯大概覺得這是他最後一次進西點軍校的機會了。「我一生中從未如此努力過。」o他不想分心,可分心的事找上門來。一天晚上,他和母親住的賓館著了火,他們逃到街上,渾身煙塵,臉上又髒又黑。

      更讓他分心的是「緬因」號戰艦於1898年2月在哈瓦那港被炸沉。在其後的兩個月裡,受崇尚武力外交的媒體的蠱惑和不負責任的政客的煽動,公眾大聲疾呼開戰。當時並未對「緬因」號沉沒的原因做嚴肅調查。致命的原因可能是艦船設計上的嚴重失誤,煤倉與軍火倉靠得太近。也就是說,它是海軍粗劣設計的犧牲品,而非西班牙人的惡行嚴當道格拉斯‧麥克亞瑟的西點軍校考試複習進入最後階段時,「牢記緬因號」的呼聲迴蕩在街頭演講台和鼓吹戰爭的雜耍劇臺上,「牢記緬因號」的大字醒目地印在學童們的薄荷糖紙上、商店門前以及別在翻領上的愛國小飄帶上,滿街飛舞。在這種氣氛裡,任何一個希望投身於軍隊的年輕人都需要鋼鐵般的意志才能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影響。

  • 1898年4月,美國對西班牙宣戰。亞瑟‧麥克亞瑟中校在奇卡莫加被任命為第3軍參謀長,奇卡莫加距修士嶺不到10英里,他一生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一幕就發生在修士嶺。但他根本不想在一場新的戰爭中做參謀軍官。他請求去擔任一個志願步兵旅的旅長。他的申請還沒有結果,美國海軍就取得了戰爭的第一場勝利。5月1日,海軍准將喬治‧杜威駛入馬尼拉灣,猛轟裝備過時的西班牙艦隊,並迫使其投降。一個月後,麥克亞瑟被提升為志願部隊准將,不久便被調往馬尼拉。
  • 最糟的欺辱行為通常發生在“野獸營”,但麥克亞瑟發現夏令營也是一個嚴峻考驗。他挺過來了,但有些新兵忍受不下去。夏令營期間退出的人之一就是麥克亞瑟同帳篷的夥伴。

      夏令營結束後,學員返回軍營,面臨著惡劣的生活條件。實際上西點軍校每座建築的狀況都令人震驚。一些學員對那些搖搖欲墜的建築驚訝無比。一位迷戀軍事的1898級學員康納德‧S‧班布科克寫道:“我們住的地方同樣住過傑弗遜‧大衛斯,1828級;羅伯特‧E‧李,1829級……尤裏西斯‧S‧ 格蘭特,1843級;喬治‧B‧麥克萊倫,1846級;菲力普‧H‧謝裏丹,1853級;J‧E‧B‧斯圖爾特,1854級……”帶著對軍事生涯的浪漫憧憬和對軍事史的濃厚興趣,麥克亞瑟一定和班布科克一樣深有同感。

  • 然而,任何一名有雄心的學員。尤其是想成為前5名的學員,像麥克亞瑟,都必須認真遵守這一套制度。在部隊花名冊上,每班前5名學員的名字後都有一顆星形標記,並會獲得“優秀畢業生”獎。他們比別的軍官在事業上有著更高的起點。
  • 在習近平不斷強調要完成統一大業、中共上百架軍機同時擾台的今天,台灣對全球局勢的重要性這個問題,講述得最透徹的,可能還是70年前麥克阿瑟將軍對美國國會說的那句有名的證詞:「失去台灣,就失去太平洋」。
  • 1947年,美國空軍飛行員查理斯·埃爾伍德·耶格爾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在水準飛行中打破音障的人。其勝利激發出了一本書和一部電影,而這位獲獎無數飛行員的職業生涯則騰飛了70年。
  • (左:Tyler Kaufman/Getty Images,右:JOHN MACDOUGALL/Getty Images,大紀元合成)
    二戰英雄德斯蒙德·道斯是個拒絕打仗、連武器也不肯帶的士兵。道斯在1942年4月應徵入伍,但他拒絕拿武器,因而被看作一個「良心拒服兵役者」。儘管如此,他卻因沖繩戰役的鋼鋸嶺一戰獲得美國最高軍事勳章,在那裡,他救下了75人的生命。
  • 4日在台灣漢光演習中不幸罹難的空軍少校飛官吳彥霆,現在他的親友們正為安置英雄遺體而選擇塔位。日前,飛官妻子與親友一同赴新店碧潭空軍烈士公墓,行至忠靈塔時吳妻擲銅板詢問丈夫「老公你想住在這邊嗎?」並淚崩表示:「我會永遠跟你在一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