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征收排放关税无助减排

标签:

【大纪元6月2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袁野2008年6月1日华盛顿报导)今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在目前的总统竞选人辩论中,环境保护和对外贸易似乎成了他们挂在嘴边的话题,他们甚至提出要对从外国进口的高能耗、高排放产品设置惩罚性关税。但是华盛顿两家著名智库指出,美国如果单方面采取这样的措施并不会有效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奥巴马支持排放关税*

参加今年美国大选的两党主要候选人全都同意“减排设限,配额交易”(CAP AND TRADE)的主张。不过,很多人担心,在这个方针下出台的具体措施有可能增加高能耗工业的生产成本,降低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剧美国的贸易失衡。

如何避免这种矛盾?两党候选人的立场有些微妙的不同。不久前,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在俄勒冈州进行竞选活动,他在事先向记者散发的讲话稿中表示,如果中国和印度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不提高减排标准的话,他的政府将对来自这些国家的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麦凯恩在几个小时后的现场演说中略去了这个提法,而只是强调通过“有效的外交和技术转让”来促使这些贸易伙伴达到减排标准。

民主党参选人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的发言人指责麦凯恩在关键问题上闪烁其辞。奥巴马团队明确表示,有望获得民主党提名的奥巴马坚决支持所谓的“排放关税”。

*学者挑战排放关税*

“排放关税”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惩罚性贸易措施有助于保护美国本土工业,同时增加和主要贸易对手的谈判筹码。不过,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世界能源研究所的学者特来沃.豪斯和罗伯特.布莱德利对这种说法提出了挑战。

他们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制造业中能耗最高、而且直接面临国外竞争的行业当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和玻璃等非金属矿业产品、造纸,以及基础化工产品等五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美国制造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不过,这五个行业的产出总额只占美国国内总产值的3%,提供的就业机会只占美国就业总数的2%。

两位学者认为,“排放关税”最可能的实施对象是中国,但是实际上,只有14%的进口水泥、7%的钢、3%的铝、4%的纸张、以及不足1%的基础化工产品来自中国。两位学者援引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说,在美国进口的高能耗产品来源地当中,加拿大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欧盟和俄罗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访问学者特来沃.豪斯说:“总体来看,美国进口的能源密集性和高排放产品的大部分要么来自发达国家,要么来自那些单位排放量小于美国的发展中国家。”

豪斯和布莱德利认为,在目前的政策建议中,美国对高排放产品征收关税的主要标准之一是针对其他国家和美国的减排政策进行比较。但是,加拿大和欧盟等国的减排标准并不亚于美国。也就是说,这种惩罚性关税即便实施,也很难用在真正对美国国内高能耗产业构成威胁的国家上。

*难以奏效*

那么,美国能否通过征收“排放关税”来增强和中国的贸易谈判地位呢?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世界能源研究所的学者特来沃.豪斯和罗伯特.布莱德利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这种做法很难奏效。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05年,中国的钢产量为3亿5千多万吨,其中8%用于出口,而出口到美国的不足1%。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铝、纸张、以及水泥数量都很少。实际上,由于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美国对上述五种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只占10%左右。

不过,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贸易手段仍然不失为一种促进其他高污染国减少排放的手段。但是,这种贸易措施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例如,目前美国的政策建议在衡量进口产品的能耗和污染程度时一般使用该国的平均产业标准。以中国为例,向美国出口产品的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减排标准通常远远高于国内平均标准。因此,专家建议美国放弃国家平均标准,转而采用针对单个企业的评审标准。

*中国日益重视气候变化*

此外,世界能源研究所的布莱德利指出,中国国内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参与多边合作。

布莱德利说:“中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很高。水资源、农业产量,以及沿海人口在气候变暖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威胁对于中国来说是难以忽视的国家安全问题。”

两位专家进而指出,《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无论取而代之的是哪一种安排,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都很难同意和发达国家同样的绝对减排标准。但是鉴于美国单边贸易行动只能影响到全球高能耗和碳密集产品贸易的一小部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世界能源研究所的学者建议,在多边框架下鼓励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通过科技创新、设定减排目标,以及调整国内税收等方式将更有利于全球减排和国际贸易平衡。

关键词:美国,中国,减排,排放关税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攻击直升机在印太首射新型导弹 击沉船舰
美最高法院支持城市公共露营禁令
麦当劳推出两款素食冰淇淋 粉丝:非常美味
美高法支持露宿禁令 加州两大都市反应迥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