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腸病毒疫苗奶 保護力達九成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腸病毒目前仍無藥可治,全球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發疫苗。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最近成功建立基因轉殖鼠動物模式,以乳汁產製出腸病毒疫苗,小鼠喝下肚後,對腸病毒七十一型具有九成保護力,為開發抗腸病毒口服疫苗奠定基礎。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歷經四年時間,研發出全球首見的「基因轉殖動物乳腺表現型腸病毒口服疫苗」,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疫苗」(Vaccine )。

研究團隊領導者陳全木教授表示,下一步將透過基因轉殖羊研究,研發腸病毒疫苗羊奶,如果未來人體試驗證實有效,能製成疫苗羊乳片,作為口服疫苗。

陳全木指出,腸病毒疫苗奶的製作方式,是透過基因轉殖技術,將腸病毒病毒顆粒的外鞘蛋白VP1的基因,轉殖到小母鼠胚胎上,等母鼠發育成熟後,其乳腺上皮細胞便可表現此蛋白,母鼠的乳汁就等同口服疫苗,乳汁中的病毒蛋白能激發抗體,抵禦腸病毒。

小鼠罹患腸病毒的症狀與人類相似度很高,輕則出現皮疹,重則肢體麻痺、抽筋、昏迷,最嚴重會致死。在此研究中,沒喝疫苗奶的小鼠,感染腸病毒後半數死亡,喝了疫苗奶的小鼠遭病毒感染後,九成無明顯症狀,僅一成有皮疹輕症。

陳全木表示,腸病毒七十一型的外鞘蛋白共有四種,若能將四種蛋白都納入口服疫苗中,效果勢必更好,是未來研究方向。病毒外鞘蛋白不具傳染力,這類基因工程口服疫苗的安全性相當高,前景看好。

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腸病毒七十一型疫苗則預計在明年第二季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腸病毒與小兒麻痺病毒屬同類型病毒,小兒麻痺早已研發出疫苗,研發腸病毒疫苗並非不可能,只是政府投入資源不夠。

評論